即墨东太祉庄村放缓拆迁改造留住"乡村记忆"
在村西老村区,穿过几条弯弯曲曲的小巷,村支书孙贵瑚用手一指:“你看那棵树,因为树龄上百年,树干全长满‘菠萝’,村民叫它‘菠萝树’。”孙贵瑚爽朗地笑着说,俺村上百年的楸树、柳树还有好多棵,以后要好好保护这些古树,让古树成为乡村记忆的符号和村民美好生活的回忆。
□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钱卓
因为村里的百年老树,即墨移风店镇东太祉庄村放缓了拆迁改造的步伐。
“这是俺村老村区,为了保护这里的一些古树,这片区域这几年都没大拆大建。”该村村支书孙贵瑚介绍。
在村西老村区,穿过几条弯弯曲曲的小巷,村支书孙贵瑚用手一指:“你看那棵树,因为树龄上百年,树干全长满‘菠萝’,村民叫它‘菠萝树’。”
“这是棵刺槐,村里现在90多岁的老人都不知道树龄多长了,估计也有150年以上了吧。树干上长满球状体,圆形,每个都如菠萝一样大小,形状很像菠萝,凸出来密密麻麻分布在整个树干上,多新奇。”
说话间,一位约摸80多岁的老人凑上前来搭上几句:“这要是放在以前早就砍倒烧火做饭了,如今日子好了,这些古树奇树就要想法子给后代保护下来。”“俺家老屋院子里还有一棵枣树,足足有‘一抱粗’,比移风店的‘挂甲树’要粗很多,俺爹今年90多岁了,都不知道这棵树树龄有多长,俺爹说,是俺爷爷那代小时候种植的,这么算算最少也有150多年了。”村支书孙贵瑚介绍起“家中之宝”——枣树。
在村西头,一处古屋看起来很“扎眼”。推开吱吱作响的古老木板门进入院子,院子长满杂草,院落里一棵十几米高的大枣树树冠遮天蔽日,把整个院子遮了个严严实实。
“这处老屋住好几代人了,俺爹一直嚷嚷要砍倒这棵枣树翻新房子,我就是不同意,这棵古枣树长这么大不容易,不能毁掉。俺爹这几年就搬到俺家里住,今年来院子看这棵古枣树的外地人很多,都成乡村游景点了呢。”孙贵瑚爽朗地笑着说,俺村上百年的楸树、柳树还有好多棵,以后要好好保护这些古树,让古树成为乡村记忆的符号和村民美好生活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