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秋种关键技术培训暨小麦宽幅精播现场演示观摩会议在聊城召开
8月27日至28日,全省秋种关键技术培训暨小麦宽幅精播现场演示观摩会议在聊城召开。会议邀请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省植物保护总站等单位的6位专家教授,分别就小麦规范化播种、宽幅精播、旱地小麦节水栽培、科学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玉米适期晚收等关键技术作专题培训。
会议认为,搞好今年小麦秋种工作应抓好以下关键技术措施:一是要立足抗旱播种,确保小麦播种面积。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今年秋种期间可能遭遇不同程度干旱影响,各地要早做准备,科学调度水源,采取得力抗旱措施,保证小麦足墒适期播种,确保完成播种面积。二是要进一步优化品种布局,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特别对无水浇条件或水浇条件差的旱地一定要科学选用旱地品种,要慎用不抗“倒春寒”及抗倒伏能力差的品种。三是要通过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配方施肥等途径逐步提高土壤肥力,切实提升土壤产出能力,打好高产基础。四是大力推行深耕深松,切实提高整地质量。高产田深耕要达到23厘米以上,深松要达到30厘米以上,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保肥蓄墒能力。深耕深松后一定要做好耙耢镇压,消除坷垃,达到上松下实,抗旱保墒。五是要做到适期、适量、足墒播种,切实提高播种质量。全省小麦适宜播期为10月1日-15日。高产田在适期内要以精量播种为主,一般大田可以半精量播种为主,要坚决制止大播量现象。六是要切实做到播后镇压。小麦播后镇压是提高小麦苗期抗旱能力和出苗质量的有效措施。要把小麦播后镇压作为一项增产的关键措施来推进,切实解决土壤悬松带来的播种过深、透气跑墒、易旱易冻等问题。要选用带镇压装置的小麦播种机械播种,随播随压。尤其是秸秆还田质量差的地块,必须进行全部镇压,并保证镇压效果。
会议强调,小麦要增产,“七分种,三分管”,抓好播种质量是关键。小麦宽幅精播技术和规范化播种技术是由我省提出并被列为全省和全国的小麦生产主推技术,对于提高小麦播种质量,保证苗足苗匀苗壮具有重要作用。各地要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努力扩大推广面积。
会议指出,玉米适期晚收在不增加任何成本的情况下,一般每晚收一天可以亩增收6-8公斤,晚收10天,可以亩增产10%以上,增产增收效果非常显著,各地要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加强宣传,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搞好玉米适期晚收工作。全省大部分地区要在10月初收玉米,充分挖掘玉米后期的增产潜力。
会议组织观摩了小麦宽幅精播、深松机械联合作业现场演示,并对各类播种、深松机械的特点、适宜使用范围、操作要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和操作演示,现场解答了参会农技人员提出的机械使用过程中发现的有关实际问题。
厅有关处站负责同志及技术人员,各市农技站长和分管小麦生产技术推广的人员;小麦模式攻关、部分小麦高产创建和省财政支持重大农技推广小麦项目县(市、区)农技站长或分管小麦生产技术推广的人员共170余人参加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