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市场秩序 优化行业结构 烟台市推动勘察市场健康发展
勘察行业是工程建设的先导,也是建设市场的晴雨表。今年1-5月份,全市建设工程勘察报告报审数量190个,总进尺量79064米,同比均下降35%,市场形势更加严峻,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为推动勘察行业发展,解决企业难题,烟台市坚持以提升勘察质量为目标,以规范市场秩序为主线,不断优化行业结构,精简企业数量,全市勘察行业呈现健康稳定发展良好态势。截至目前,累计压减企业10家,行业集中度和企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先后有4家外地进烟企业被清出烟台市场,行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工作中,突出抓了三个方面:
整合资源力量,实施抱团取暖发展。先后召开了3次勘察企业座谈会,就当前形势及企业发展遇到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讨论和交流,并积极研讨解决对策,引导企业强化合作意识、谋求双赢发展,通过联合、收购、重组等手段对现有技术、人员、设备等进行重新组合,培育品牌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抱团取暖应对和适应新形势。在此基础上,结合新一轮勘察资质就位,研究制定了企业资质核查制度,由勘察自律委员会牵头,组织专家对企业技术装备、注册信息等进行核查,对于人证分离、社保信息弄虚作假及技术装备不满足要求的,坚决不予通过审查。通过上述措施,切实将一些小、弱、散企业挡在了市场之外,全市勘察企业由28家压缩至18家,精简率达到了40%。
创新监管方式,不断提升勘察质量。始终将勘察质量摆到监管工作首位,针对勘察工程隐蔽性、专业性强的特点,积极拓展监管内涵和外延,创新推行了进场报备、现场巡查、撤场报告三项制度,将质量监督延伸到勘察工程的方方面面,覆盖作业周期全过程,建立起了地上地下一体监督、内业外业互动监管的工作体系,使地下隐蔽工程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工程。今年以来,累计收到进场、撤场报备项目230个,覆盖率达到100%;现场抽检勘察项目53个,提出各类整改意见300余条次。通过全过程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有效解决了勘察企业逃避监管、弄虚作假等问题,实现了“进场、现场、撤场”三场联动。
强化市场整顿,努力营造良好环境。2014年,组织开展了全市勘察质量专项治理活动,重点查处了一大批压级压价、恶意竞争等违法违规行为,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今年,将勘察质量整治转为常态化监管,并从3月份开始,开展了为期6个月的非法挂靠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查处私挂乱靠、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等不良行为。同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自律委员会作用,组成核查组,不定期对市场行为进行自我督导和违规查证。对于明显发生违反自律公约行为的,按约定扣除相应比例保证金,先后处罚企业6家、罚款30余万元,4家外地进烟勘察单位被清出烟台市场,以经济杠杆手段实现了行业和企业自我约束、自我处罚。(许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