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蟋蟀撬动一方经济 山东宁阳县农民工返乡抓蟋蟀月赚两万多

06.11.2017  21:54

   大众网11月6日讯 近日,山东省宁阳县一年一度的中华蟋蟀文化节热闹地拉开了帷幕。令人惊奇的是,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却是全国北方最大的蟋蟀市场交易所在地。每逢夏末秋初,在位于宁阳县泗店镇的蟋蟀交易市场,全国有将近20万游客汇集于此,斗蛐蛐、买蛐蛐,该县每年成交蟋蟀近亿只,相关产值达10亿元。随着当地不断做大蟋蟀文章、增加文化元素,蟋蟀已经成为当地最有特色的旅游商品,并撬动了一方经济。

   农民工返乡抓蟋蟀月赚两万多

  每年的8月份,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在外打工的农民都会重返田间地头。柳沟厂村的毛师傅就是其中的一位。凌晨三点,毛师傅和同村伙伴一起乘车出发,一个半小时后,他们到达了泰安宁阳与济宁梁山的交界地。他们此行只有一个目的——捉蟋蟀。

  今年已经49岁的毛师傅专业捉蟋蟀已经二十年了。对于视线不好的夜晚来说,“听声”是捉蟋蟀尤为重要的一项技能。凭借声音就能判断出这块地里的蟋蟀多不多已经成为这些“蟋蟀捕手”们最基本的能力。“叫声就跟人一样,嗓子比较粗,动静比较大那样的,洪亮,离着老远就能听见了。”听到蟋蟀的叫声,毛师傅很快便消失在玉米地里。不一会儿,他就捉到了“猎物”。

  几十个竹筒,一个捕网,就是这些“蟋蟀捕手”的工具。从今年8月初到8月底,毛师傅在这20多天里,靠捉蟋蟀已经挣了近两万块钱。

  早上十点,毛师傅结束了他的工作,带着他的成果回到柳沟厂村。而他回家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和妻子把刚捉来的蟋蟀一个个倒进罐里。在这个不大的客厅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用来盛放蟋蟀的罐子。

  对于毛师傅这些男人们来说,捉完蟋蟀就完成了今天的任务,剩下的任务则会移交给自己的家属完成。柳沟厂村80%的村民都会捉蟋蟀,晚上男人们捉完蟋蟀,白天自己的家人就会带着蟋蟀奔走于各个交易市场。毛师傅的妻子带着捉到的蟋蟀到市场上去卖,其中一个品相较好的竟然卖了1000块钱!

   火爆的蟋蟀市场

  立秋,天才蒙蒙亮,宁阳县泗店镇的街头无数提着篮子、带着小罐的村民熙熙攘攘围在一起,外地蟋蟀爱好者也渐渐围拢上来挑选蟋蟀,俨然成了一个“蟋蟀王国”。

  在离市场不远的一角,来自天津的刘先生和李先生早在蟋蟀文化节开幕前两天就到了镇上收蟋蟀,两人手里各拿着一根竹签,不慌不忙地斗蛐蛐、收蛐蛐。“好几年了,每年入秋都要来镇上住上一个多月。”在刘先生看来,这儿的蟋蟀品种多、质量好,“还有就是性情刚烈、搏斗凶狠,强悍而善斗。”一上午的时间,刘先生的四方桌前就没少过人,附近村里的村妇、蟋蟀捕猎高手,都拿着自家捕来的蟋蟀供刘先生挑选。附近曹家庄村的村民刘大姐已经拿着自己捕捉的蟋蟀,转了四五个摊位。

  因为每年都频出高价蟋蟀,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村民一到这个季节就一股脑钻进田间地头逮蟋蟀。火爆的蟋蟀市场行情使一些在外地打工的本地人也纷纷“回巢”投入这一行当,捕蟋蟀、卖蟋蟀。柳沟厂村村民颜景增是泗店镇的一个地道村民,平时都在外务工,但只要一到秋初时节,他就雷打不动地回家捉蛐蛐,他能够凭借声音来判断蟋蟀的品质,“几十米开外就能听到蛐蛐响亮叫声的,肯定是品质不错的大蛐蛐。”为了捕捉到品质较好的蟋蟀,他每天都要在田地间从凌晨4点待到上午10点多。

  业内人士把山东当地的蟋蟀称为“山儿”(连读),北京的蟋蟀称为“伏地儿”。由于北京当地的蟋蟀逐渐减少,这些北京客商都跑到宁阳来收购蟋蟀。

  除了这些市场上的小商小贩,还有一些驻扎在门头房的蟋蟀收购商。他们所收的蟋蟀档次更好,价格也更高。其中一位收购者花12000元收购了一只蟋蟀。

  这些客商收购来的蛐蛐儿大都销往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各地玩家从客商手里买来蛐蛐儿,有的用来观赏,有的用来斗蟋。

  宁阳蟋蟀历史悠久,被称为江北第一虫。宁阳斗蟋以个大、好斗、凶狠而闻名,还曾经被作为贡品进贡。一些被遣散回家的太监知道宁阳蛐蛐儿好,纷纷告诉自己的亲戚朋友。到1987年前后,天津、北京的玩家都来捉蛐蛐儿,这样发展了几年,都知道宁阳的蛐蛐厉害,每年8月份,来这儿的人也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交易市场。

  为什么宁阳县盛产高质量的蟋蟀呢?中科院的昆虫研究专家特意为这个事情来宁阳做过考察,他们发现宁阳的土含钙比较高,水质比较硬,加上得天独厚的地质条件,形成了骁勇善战的蟋蟀。

  蟋蟀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宁阳县其它行业的发展,由蟋蟀产业带来的收益也是颇为可观。今年成交的蟋蟀中最贵的一只卖到5万元。整个宁阳县由蟋蟀产业带动的收入高达10亿元!

   斗蛐蛐“斗”出文化

  为了在蟋蟀产业中不断融入文化元素,让蟋蟀及衍生品成为当地最有特色的旅游商品,每年8月初到9月底,当地政府都会举办中国蟋蟀文化节、中华蟋蟀大赛、精品蟋蟀拍卖会、蟋蟀文化采风、展览和蟋蟀文化研讨会,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到宁阳斗蟋蟀、买蟋蟀。

  在宁阳县历年举办的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上,涉及蟋蟀的旅游商品品类有50多种,包含工艺蟋蟀罐、蟋蟀根雕、蟋蟀挂件、蟋蟀十字绣、蟋蟀T恤等众多由蟋蟀衍生出来的旅游商品。这些衍生品逐渐形成规模,也让当地农民增加了致富的途径。

  “今年的蟋蟀文化节除了举行一些摄影采风活动和风光文化游活动,还将开展‘保护虫源地,虫籽回故乡’蟋蟀文化研讨会,致力于蟋蟀品质的提升和蟋蟀资源的恢复。”宁阳县宣传部工作人员介绍说,为更好地保护虫源地,传承蟋蟀文化,泗店镇将联合科研院所继续加大优质蟋蟀资源的研发保护力度,开发蟋蟀文化旅游系列文化产品,建设中华蟋蟀产业园和蟋都古镇商业街。

  蟋蟀文化节举办期间,笔者走进宁阳蟋蟀文化主题博物馆“国虫之乡”展厅,风吹过郁郁葱葱的玉米地,捕捉蟋蟀的感官实景仿佛让参观者身在其中。据介绍,为打造“宁阳蟋蟀”这一文化旅游名片,加深大众对蟋蟀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泗店镇高标准建设了“天下第一虫——中国宁阳蟋蟀文化主题博物馆”,在博物馆内运用VR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微缩景观场景还原,让游客身临其境。在“国虫之兴”板块,还用场景复原、人物蜡像等手段1:1创作清代斗蟋场景实景,让宁阳蟋蟀之兴在这里得到充分直观形象的体现。

   蟋蟀经济显实力

  宁阳伏山镇的老张跟蟋蟀打了20多年的交道,是加工蟋蟀衍生品的直接受益者。“好多蟋蟀爱好者把收来的蟋蟀放我这,加工成蟋蟀工艺品,收取的加工费比我平时做的挂件贵很多。”老张说,由于蟋蟀寿命短不易保存,现在添加上荧光粉、点缀上花草加工成艺术品,不仅保存时间长,销路也不错。

  而每年到了斗蟋蟀的时节,上万游客同时涌入宁阳,也让泗店镇的旅馆、农家乐火了起来。

  过去,在伏山镇上经营着一家早餐馆的村民老李,借此发现了商机,索性将早餐馆进行了装修,开了一家小旅馆。立秋之后,全国各地涌入的大量蟋蟀爱好者都成了他的座上宾,小旅馆生意越做越红火。“虽然房间不是很多,但是入秋以后的这段时间,旅馆收入就能有好几万,比以前早餐店的生意好太多了。”

  笔者了解到,不仅是旅馆生意因为大量涌入的外地游客沾了光,就连当地的农家乐也一并享受了这种“喜悦”。随着来自天津、上海、北京的收虫客的聚集,当地170多家农家乐忙得不亦乐乎,都想趁着这会功夫捞一桶金。

  宁阳县泗店镇党委书记杜焕军介绍说,宁阳县是历代进贡皇朝斗蟋的取虫宝地,“清朝秦偶僧著的《功虫录》中曾记载,皇宫中的虫王,宁阳占一半以上。”泗店镇共有人口约4.2万,立秋前后,百分之八九十的农民都从事蟋蟀捕捉和交易活动,两个多月时间泗店镇农民户均增收万余元,仅蟋蟀交易额就能达到1亿元。

   过度抓捕 野生蟋蟀数量减少

  蟋蟀产业的发展在带动村民致富、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百姓在利益的驱动下, 乱捕乱捉 ,把没留下后代的母蛐蛐捉走了,资源面临枯竭。由于野生蟋蟀数量减少,有人便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开始人工繁殖蟋蟀。野生蟋蟀被称为“秋虫”,而人工繁殖的则被称为“白虫”。 白虫和秋虫真假难辨,扰乱了市场。

  针对这个现状,当地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保护野生蟋蟀的措施。宁阳县蟋蟀协会会长刘德强告诉记者,当地政府每年都在搞“保护虫源地 虫卵回故乡”的活动,目的是为了让老百姓知道资源的重要性,从自我做起,尽可能把母蛐蛐留下。

  (综合中国旅游报、齐鲁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