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灾后重建:雅安更“绿”了

19.04.2016  17:21

  人间四月,天高云淡。汽车疾驰在351国道干净的柏油路上,两侧的青山如骏马般奔来,粉墙黛瓦的农舍似一帧帧油画闪过。翠绿的田野里,油菜正在灌浆,天地间的气息令人振奋!

  “4·20”芦山强烈地震三周年前夕,重回这片曾经遭受重创的土地——雅安市芦山县、天全县、宝兴县……青山绿水间,工厂景区繁忙兴盛,城市乡村安定祥和。

  三年来,雅安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重要要求,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灾后重建进程,正走出一条绿而美、绿变金的特色发展之路。

  绿水青山就是旅游业的金山银山

  清晨,位于宝兴县蜂桶寨乡和平村格包山的大熊猫文化宣传中心,早早守候在大熊猫圈舍外的游客们,支起了“长枪短炮”。等了大约50分钟,熊猫“川星”终于露面,引来大家一阵欢呼。与游客的惊奇兴奋相比,“川星”显得从容淡定。它慢慢踱到一棵杉树下,然后转过身,在树干上用力蹭了几下,便反“手”抓起树皮来……

  四川省宝兴县大熊猫文化宣传中心,大熊猫“川星”正在吃竹子。(朱虹 摄)

  “它今天太配合了,又是啃木板,又是吃竹子,还一个劲儿卖萌,你们运气真好。”管理员王跃清告诉记者,这里有一雌一雄两只大熊猫,“川星”是雌性,还有只雄性的叫“希梦”。说起“希梦”,王跃清满脸放光:“不得了,名门之后!”原来,“希梦”的父亲正是北京亚运会吉祥物“盼盼”的原型。

  宝兴县是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的科学发现地,因此该县也称“熊猫老家”。这里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结合地带,是世界上十大生物多样性之一的横断山区。境内99.7%为山地,森林覆盖率达72.7%,空气质量达国家一级标准,分布有多种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确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域”。在国家生态功能区规划中,宝兴县被列入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区。

  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宝兴县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提出了“全域景区化”发展战略:以建设中国大熊猫国家公园为总体目标,将熊猫古城、达瓦更扎、神木垒、邓池沟等重点景区作为核心部分,把宝兴县全域打造成国家5A级景区。

  宝兴县林业局局长苟必康告诉记者,生态资源是宝兴的第一资源,宝兴县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县禁止砍伐天然林次生林,坚决保护好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旅游搞好了,效益自然就有了。”

  如今,随着3年重建即将结束,宝兴县许多景区已经重新开门迎客。

  雅安市雨城区是千年藏茶的发源地和川藏茶马古道的起始点,以文成公主携茶入藏为标志,这里的藏茶历史已有1300多年。中国藏茶村就位于雨城区多营镇。

  管理员朱先生告诉记者,中国藏茶村是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文化产业项目之一,也是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占地3.5平方公里,正在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里深度融合了三国文化、西康文化、茶马古道文化等地域文化元素,今年已接待游客约10万人次。

  穿过高大气派的仿古门楼,爬上一段缓坡,就进入了藏茶村内项目之一的“世界茶种园”。茶种园占地200亩,种有国内外优良茶树106种。园内溪流、栈道、梯步纵横交错,景观亭、植物造景、花田、十二生肖铜首点缀其中。三三两两的游客漫步园中,或观景、或采茶、或拍照,怡然自得。

  当地游客田先生告诉记者:“这里以前是一片普普通通的山林,现在抓住灾后重建契机,同时充分利用原有自然资源,既不大拆大建,又不占耕地,搞起了这个藏茶村,非常漂亮。市民不仅可以游玩,还可以亲手采茶制茶,了解茶文化。从种茶到制茶再到推广茶文化,既是农业也是产业,还是旅游。要说绿色发展,我觉得这就是绿色发展。”

  飞仙关旅游景区位于雅安市东北部,是雨城区、芦山县、天全县交汇地。这里自古以来商贾云集,享有“川藏线第一咽喉”、“茶马古道第一关”等盛誉,是灾后重建重点区域,目前正在打造国家4A级景区。

  天全县旅游局执法大队长高志彬告诉记者,飞仙关旅游景区是该县的东大门,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徒步、骑游和自驾游的游客,从此处沿国道318线向西藏进发。全年约有10万人,秋季一天就达四五千人。天全县依托灾后重建,按照“中国川藏游,出发在天全”的规划,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旅游,打造休憩驿站和旅游服务接待点,提升旅游服务品质。

  在位于飞仙关大桥桥头的“川藏一号客栈”,记者看到,大厅内有开水间、休息座椅、自行车轮胎、打气筒、照片打印机、咨询台。高志彬说,过往游客都能享受到这里贴心周到的免费服务。

  客栈内的一面墙上挂满了游客的留言便笺,其中一张纸条上写道:“不知道为什么去西藏,不知道为什么徒步去。我是小兮,一个徒步在318线上的妹子。人生就该有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家店子超赞、超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