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老人自制200米长“夜光风筝” 编程控制灯光

04.04.2016  15:32

 

  陈贤明在专心制作“夜光风筝”。

  最近每到夜晚,在苏州工业园区钟南街附近的天空中,经常会飘起一个“庞然大物”,一个200多米的“夜光风筝”,让附近散步休闲的市民啧啧称奇。据了解,这个“庞然大物”的主人,则是家住苏州工业园区东城郡的63岁老人陈贤明。每到夜幕降临时,陈贤明就带上他那1米多长的大包,出门了。十来分钟步行到钟南街附近的草坪。十来分钟的安装、挂转灯、挂风斗,一款特殊的大型“夜光风筝”突然出现在园区湖东的夜空,这让见惯了各式风筝放飞蓝天的苏州市民也纷纷驻足观看,拿出手机拍摄,附近遛弯的熙熙攘攘的人潮中忽然爆出一声惊呼:看!UFO!

  通讯员 庄宏良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薛马义

   半辈子“风筝情缘”,花甲老人在苏州“追风筝”

  记者看到,这款风筝由长4米,宽2.8米的领航风筝牵引,领航风筝往下90米处的风筝线上每隔15米挂一个直径为1米圆锥形挂灯,挂灯能够依靠风力像风扇叶般不停地转动,共挂10个,风筝和旋转挂灯上装满了编好程的LED灯。夜空中,闪烁着的LED灯被连成一线,全长200多米,像绚烂的星河,更像金色的巨龙,甚是壮观。

  63岁的陈贤明淳朴、开朗,是这款新潮且充满科技感的风筝的作者。陈贤明是位夜光风筝和软体风筝爱好者,只要夜晚天气好就会和朋友一起去空旷场地放飞夜光风筝,周六、周日下午也会出去放大型软体风筝。不过,他不仅喜欢放风筝,自己也时常制作风筝。

  陈贤明指着他制作的一只三角形夜光风筝说:“骨架用的是碳素钢,风筝的‘皮’是利用专业的风筝布缝制而成。初看上去与普通风筝一样,不过加上编程好的LED灯,晚上放到空中随着灯光不停变换颜色,非常好看。”

  提起自己与风筝的情缘,陈贤明便打开了话匣子娓娓道来。陈贤明出生在江苏宜兴的农村,放风筝在那里也叫“放鹞子”,是村里男孩子们最喜欢的运动之一。陈贤明从小就拥有一双巧手,用旧扁担制成支架,扎鞋的线将废报纸缝于支架上,再系上麻绳作风筝线,简陋的材料,竟也能制作出“月亮鹞”、“八角鹞”、“方摆鹞”、“裤裆鹞”、“蜈蚣鹞”等花样。约上三五同伴,带上一只“鹞子”,奔跑于蓝天白云之下,一根细麻绳牵连着你我,共享这天伦之乐,陈贤明至今仍记得第一次他做的风筝飞上天时心头的那份喜悦。

  2003年陈贤明举家搬迁至苏州工业园区,从农村来到了快节奏的城市生活,让他一度无法适应。没有了熟悉的环境,远离了亲朋好友,一下子成了“老漂族”的他倍感寂寞。在家闲得慌,有一天在金鸡湖边广场上看到不少人放风筝,兴趣一下子上来了,牵起了他对儿时最爱的惦念,他特意到金鸡湖畔、阳澄湖畔和钟南街草坪等地方观看别人放飞风筝。

  说干就干,闲不住的陈贤明立即弄来一些竹子、牛皮纸和细麻绳,自制了一个简易风筝,去户外放打发闲暇时光。一次,陈贤明放风筝时巧遇了苏州风筝协会的张师傅,志同道合的俩人聊得甚是投缘,相约每天晚饭后一起放风筝锻炼身体。陈贤明知道了现代的风筝由专门的风筝布、风筝杆、风筝线制作,材料和样式五花八门。因为陈贤明有着一门制作传统风筝的手艺,便被推荐加入了苏州风筝协会。陈贤明积极参加协会的各种活动,认识了很多新朋友,这些风筝爱好者都聚在一起,讨论做风筝、放风筝。

   耗时一个多月,日夜钻研做出200米长“夜光风筝”

  一次风筝交流会上,陈贤明接触到了一款“夜光风筝”,他惊叹于这样将如今的先进科技与传统风筝技艺相结合的作品,立志也要亲手做一个。从此陈贤明开始研究夜光风筝的制作。

  陈贤明从开始学习使用电脑、上网找相关教程。设计风筝图纸和电路图、购买原材料、放样、缝制风筝、焊接电路、喷漆上色,甚至还得打电话给LED厂商咨询如何通过电脑编程以控制那些LED灯不断地变化造型,这些事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可是对于并不精通电脑的63岁老人来说有些难,第一个夜光风筝他反复捣鼓了一个多月才完成,却忙得不亦乐乎。陈贤明常说,要完成一件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得做好。最开始陈贤明也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夜光风筝,他边学边做,从起初追求风筝的放飞高度,到现在追求风筝的观赏性。

  “第一次做夜光风筝,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起初跟着风筝爱好者讨教,自己到处找材料、缝纫、扎线、拼装LED等组件,还对灯组进行编程。”陈贤明笑着说,自己是做工程监理的,对于手工操作比较熟悉,学起来得心应手。此外,自己还买来书籍自学做风筝,还用缝纫机将各种颜色的布缝在一起……实践出真知,有了“功底”后,就忙得“一发不可收”,最痴迷时甚至加班加点到凌晨。逐渐,陈贤明也成了圈子里名符其实的“风筝控”。

  陈贤明做的夜光风筝依靠风筝上数百枚电珠和预设好程序的集成电路,展示其形态,还用线灯绑在风筝绳上,不仅有十几只转灯,还有风筒,像一条拖长的尾巴。放飞高度达两三百米,远远一看,真有些像天上飞来的“UFO”。

  陈贤明还制作大型软体风筝,他那近10平方米的《飞越太空》软体风筝。熟悉的朋友远远地瞥一眼,就能认出哪一只是他做的。“做风筝的讲究实在太多了。”陈贤明笑着介绍,现在做风筝的手法多种多样。这几年,风筝的类别更加多样,有硬翅、软翅、软板、硬板、单独与串等。他最擅长做大型软翅的,上面的字是给自己汽车喷漆剩下的油漆喷写的,不掉色不褪色,非常鲜艳。

  陈贤明最常放的风筝都是大块头的,需要至少两三个人一起放,因为重,得有个帮手助托。这只三角形的风筝上天后很是漂亮,几百只灯,由内圈到外圈,逐一扩展,就像一只蜘蛛由小到大的生长过程一般,形象生动。让观者得以沉浸在欢乐中,而他自己也从中获得了一份快乐。

  陈贤明说,他喜欢上了苏州这座美丽发达的城市,在这里,他找到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认识了许许多多新的朋友,有了精神的寄托,他准备在制作下一款风筝时加入苏州元素。陈贤明最开心的时刻莫过于将自己制作的新风筝放上天,那时的他仿佛回到了儿时:提着亲手制作的“鹞子”,在家乡的田野中无忧无虑地快乐奔跑。

中国战疫观察之三:党旗高扬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山东网
绿色中国 加速前行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中国山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