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成网贷问题第一大省背后 经济下行致坏账增加

18.05.2015  14:03

  冰火两重天正是目前P2P行业的写照。一边是有增无减的新增平台,一边是问题平台频频爆出。

  P2P作为互联网+金融典型模式之一,近年来发展迅猛,其中也出现不少佼佼者。然而在政府监管之外的P2P行业频频被曝出坏账、造假、跑路等问题,一时间P2P成了谈虎色变的对象,这也让许多正规互联网金融平台感到很受伤。

  2015年开始,P2P公司跑路依然有增无减。据《证券日报》记者综合网贷之家、网贷天眼、零壹财经等第三方机构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5月11日,今年以来跑路平台已经是去年同期的6倍之多。

  中投顾问咨询顾问崔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2015年以来由于网贷行业进入者更多,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平台为了吸引投资者,给出的平台综合利率和人均借款金额偏高,导致不少平台因为风控跟不上,平台运营管理不专业,进而出现平台倒闭或破产。P2P平台投资标的更广,包括筹集资金投资股市等。”

  本报记者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部分平台负责人为了证明自己平台的安全可靠,用“生命起誓体”蹿红。

  问题平台同比超6倍

  老平台成为跑路主力

  早在今年1月份,第三方机构“网贷之家”发布的《中国P2P网贷行业2015年1月月报》显示,1月份单月的问题平台达69家,仅低于去年12月份92家的记录,且远高于去年同期。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1月份,我国新上线的网贷平台达121家。截至今年1月31日,全国网贷行业目前正常运营平台达1627家,与去年底相比增加3.30%。

  这些问题平台爆发呈现地域性分布,多位于山东、广东,其次是浙江、江苏、四川、上海。与此同时,来自易网贷P2P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2月份P2P问题平台达58家;2015年3月份P2P问题平台达41家;2015年4月份P2P平台达55家。

  网贷天眼数据分析师刘小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15年1月1日起至2015年5月11日,共新增259家跑路平台,为去年同期的6倍之多(去年同期新增问题平台42家)。”她同时表示:“一方面,2014年起VC大量进入网贷行业,也使P2P逐渐被大家认识接受,然而,由于监管政策没明确,很多不法分子仍然盯上P2P这块肥肉。另一方面,P2P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2015年平均每天新增2家-3家P2P平台,平台竞争压力加剧,淘汰平台的数量也随之增加。”

  网贷之家表示,这些问题平台平均运营时间达7个月至18个月,运营时间超过1年的平台达16家,部分运营时间在2年左右的老平台也出现提现困难等问题,如北京的里外贷引发史上最高的P2P网贷平台兑付危机9.34亿元,因为涉嫌开发商“自融”,借款人已经被警方控制,平台无法维持正常提现。

  网贷之家研究员张叶霞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今年年初爆发的一系列问题平台事件可以看出,例如里外贷、上咸BANK、盛融在线等老平台也成了问题平台重量级成员。这些老平台很大一部分由于涉及‘自融’,缺乏真实的业务,自身运营不规范、风控能力薄弱;长期积累的内部风险,加之临近春节的资金面紧张,股市的走高等外界因素,导致了老平台提现困难,问题事件频发。”

  有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老平台成为主力是一些运营比较成功的自融平台很长一段时间后才暴露问题;二是行业竞争加剧,那些没有背景、没有特点的民营系被淘汰。”

  除此之外,2015年P2P跑路潮还有一个新的特点,山东省跃居问题平台榜首。

  问题平台案部分解决

  山东成问题平台第一大省

P2P平台的跑路一直在持续,据《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