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我国农业保险补贴政策

16.02.2015  10:33

  作为现代农业的三大支柱,农业保险对于防范农业风险,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农民收入具有重大作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背景下,农业问题该如何关注,农业保险补贴政策该如何完善,这是一个任重道远的问题。

  在过去的的几年间,我国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取得了一些显着的成效: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补贴力度逐步扩大;承保标的与覆盖范围逐年扩大;保障程度逐年扩大。这是广大农民的福音。但是不得不引起重视的是我国农业保险补贴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只有找出症状,进一步提出解决方案才能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实施是由理论基础和功能效果决定的。基于市场失灵理论福利经济学理论和农业保护理论的理论基础,我国政府有必要而且必须实行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农业保险补贴本身具有需求刺激、供给激励以及保险意识强化的功效进一步要求政府实施有力的保险政策。纵观我国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的实施现状,我认为我国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存在以下五点问题:一。农业保险补贴立法不完善,处于缺位状态,法律的缺位状态已经造成我国农业保险业务经营和监督管理方面困难重重。我国在多年的农业保险补贴工作实践中,对于农业保险补贴的组织形式、政策支持方式、国家在农业保险补贴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许多问题上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法律加以规范调整。二。补贴范围狭窄,补贴规模过小。我国受中央财政补贴的标的只有14种,补贴品种数量单一。我国疆域辽阔,各地种植业、养殖业存在着诸多差异,政府提供的补贴品种远远不足以满足各地实际需求。三。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压力沉重限制了农业保险覆盖面的扩大就实际运营情况来看,由于基层政府的财政补贴资金往往不能够及时、足额地拨付到位,影响了基层保险公司的积极性和农业保险的覆盖程度。四。信息不对称导致农民对农业保险意识淡薄。农业保险中存在严重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使农业保险的赔付率居高不下。商业保险经营中逆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存在主要是因为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五。缺乏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资金支持。

  因此,我国政府应当针对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存在的一些问题,建设性地提出解决的方案。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的对策,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完善工作。一。尽早出台农业保险法,加强完善相关立法,使农业保险补贴法制化。二。因地制宜扩大农业保险补贴范围和补贴规模。三。削减农业保险补贴的政府层级。四。加大对农业保险的宣传,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识。五。筹集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准备金,建立由财政支持的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立足农业发展现状,聚焦三农问题,只有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保险补贴政策,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