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市庄户剧团文化惠民成效显著
3月6日上午9点,威海荣成市埠柳镇学福村的小集早早开始了。与往日不同,来学福村赶集的民众除了买日用品外,还能看一场表演。这天,来自荣成市崖西镇的政石庄户剧团在这里为民众表演了歌曲《超越梦想》、《好运来》,让不少年轻人驻足;集市空闲处,不少老人拿着马扎坐下,乐呵呵地听着剧团成员表演山东快书。商贩李志友常年在荣成各个乡镇赶小集卖肉,他告诉记者,这样的演出,只2014年他已碰上了七八回。这是荣成市“赶小集·送小戏”活动的一部分。荣成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李晓东说,冬春时节天气寒冷,晚上的演出已少人问津,他们从荣成300余个庄户剧团中遴选43个团,在当地民众赶小集的地方演出,效果不错。
2014年6月起,荣成市探索开展以“欢乐村村行”为主题的文艺团体送戏下乡活动,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财政局联合对文艺团体进行补贴,每场1500元,唱主角的即上述43个庄户剧团。除“赶小集·送小戏”外,“欢乐村村行”送戏下乡活动的重头戏是“一村一年一场戏”。“‘一村一年一场戏’不是口号,而是要明确达到的目标。全市826个行政村,一个也不能落下。”李晓东介绍,2014年6月至12月初,826个行政村的送戏任务已完成,老百姓反响强烈。
荣成市俚岛镇峨石山社区党支部书记杨秀同时兼任峨石山民间艺术团团长。酷爱京剧的杨秀,2014年带领艺术团参加了“欢乐村村行”送戏下乡活动,把俚岛镇57个村跑了个遍。“一村一年一场戏”活动主要在夏天,58岁的杨秀带着年龄多在六七十岁的团员去村里送戏,装卸乐器、设备安放都是他一个人干,但却从没叫过苦。“一次去村里演出,演员在后台敲鼓,听着蚊子嗡嗡叫,一会儿,一位老大娘拄着拐杖送来了一瓶花露水,我们认为演不好就对不起台下的乡亲。”在社区干工作多年,繁杂事务不少,杨秀却把不少心思放在艺术团上。杨秀说,基层民众的生活水平提高后,亟须精神食粮。“村里出现小偷小摸,我在大喇叭上吆喝10遍人们也听不进去。把这些‘大道理’编进戏里,唱好人好事,接地气,人们也喜欢看。”杨秀说。
荣成市常青庄户剧团团长岳常青,以前是老上访户,近年来得益于文化部门扶持,成立了自己的庄户剧团,并被选入“欢乐村村行”送戏下乡队伍。“演‘高大上’的戏我们不会,老百姓也不喜欢,恰恰接地气、说身边事儿的节目人们最喜欢。”岳常青的剧团如今吸引了诸多爱好文艺的农民,他说,“庄户剧团下乡,政府有补贴,我们有舞台,是天大的好事。”
在外人看来,庄户剧团是“散兵游勇”,演出成本低,每场补贴1500元太高,但李晓东却不这么认为。在遴选送戏下乡剧团时他曾对团长们说,“不能糊弄事儿,要看评价。”李晓东嘴里的“评价”来自3个方面:首先是《荣成市农村文艺演出报账签证单》,上面需有演出所在地村委会、镇(街道)文化站、镇(街)财政部门盖章;其次,还要有演出所在地的至少3位村民文化代表签字;最后,荣成市文广新局工作人员还会不定期对演出质量、场次、群众反映情况进行现场随机抽查。凡发现弄虚作假或基层群众对演出质量严重不满的团体,一经查实立即取消“欢乐村村行”演出资格,并追回补贴款。
让百姓从文化旁观者变成参与者,说来容易做来难。在庄户剧团下乡演出过程中,荣成市文广新局特别规定:每场演出需有当地村民表演两个以上的节目。“我们投入这么多来搭建平台,就是要让百姓感觉与舞台没有距离,让他们在观赏与表演中提升道德水平。”李晓东透露,通过一年时间探索,庄户剧团送戏下乡的“荣成模式”已基本成型。今年,他们拟全面铺开“欢乐村村行”活动,吸纳更多优秀庄户剧团加入,到每个村庄为百姓继续送戏。
荣成地处胶东半岛中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曾荣膺2014年全国经济百强县。当地负责人透露,仅2014年,当地在送戏下乡活动上的投入已达300余万元。荣成采访过程中,杨秀曾算过一笔账:他的艺术团几十人去村里演出,吃喝自理,还要雇一辆大巴车与一辆货车,一场演出下来,1500元的费用基本没有剩余。但团员们依旧喜欢去,为什么?因为他们需要一个展示的舞台。反观部分地区的文化惠民活动,有的以“财政投入少”为由不作为,有的则将惠民补贴挪作他用。文化惠民,重在“惠”字。少花钱多办事,让老百姓感受文化发展繁荣的成果,不仅要做到资金使用上的“实惠”,更要做到思想上的认识到位,行动上的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