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寿平:写竹还须八法通

03.12.2014  12:21

  姚安仁(款)(元) 渔舟唱晚 姚安仁 ,善画山水。尝曰:人言画山水易事,某甚以为苦。  陶冷月(1895-1985) 雪溪轻桡 雪后轻桡入翠微,寒溪花气上春衣。过桥南岸寻春去,踏遍梅花带月归。  清 康熙御制 松花石凤池砚 此砚为松花石,石色为浅艾草绿色偏白,有黄、白色如刷丝之横纹石理。  艺术生活,贵在品质              收藏首页 收藏指南 藏家故事 藏品库 特色专题 全部 古代书画 近现代书画 油画雕塑 当代艺术 陶瓷古玉 文玩杂项 珠宝名表 其他藏品 收藏首页 > 收藏指南 > 近现代书画 > 董寿平:写竹还须八法通董寿平:写竹还须八法通2014-12-02 09:43:52来源:北京商报
  《江南水乡》 45cm×68cm
  董寿平生前是驰名中外的书画家、美术理论家、鉴赏学家。他驰聘中国画坛70余载,博采众长,自辟蹊径,成就瞩目。他的画风苍劲浑朴、布局精到、清新典雅,笔墨活泼,出于天籁,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在风格上突出个人创新。他所作的墨竹,俊逸挺秀、简练轩昂、构图空灵,别具一格,表现劲竹在风、晴、雨、雪中的多种姿态,可谓淋漓尽致,惟妙惟肖,被称为“寿平竹”。董老的画作技法全面,修养深厚,堪称中国绘画大师。欣赏董寿平笔下的竹子,很难确切地说出它的渊源出处,虽然风格全新,却不悖古法,有章可循。
  古人把画竹称为“写竹”。一个“写”字韵味十足:画竹的用笔形式与中国书法最为接近,没有扎实的书法功底不可能把竹子画好。这幅《墨竹图》中的竹子,一个“力”字贯穿始终,充弥于整个画面。无论是顶天立地的长竽还是画中局部的末节枝梢,都充满着力量,那种斩钉截铁般的笔力,足见他在书法上的超然功力。每—笔都沉稳扎实,没有丝毫的扰豫马虎。即使是淡墨勾勒的竹梢,也挺拔劲健,英姿勃发。起笔行笔,俨然是在写字。董寿平画竹,是对赵孟頫说的写竹还须“八法通”最好的诠释。所以,美术界称董寿平的竹子为“寿平竹”是恰如其分、确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