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有效供给讲好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山东故事
19.09.2016 20:17
本文来源: 半岛网
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就是出路。为深入宣传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展示山东省精准发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实践新成果,9月19日-24日,“供给侧 山东策——第十二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大型采访活动举行,来自全国50多家网络媒体的百余名记者、评论员,以及理论专家、知名博主和网络大V,奔赴济南、青岛、烟台、潍坊、淄博、德州、威海、滨州、东营等地,深入供给侧改革一线采访调研,充分发挥正面宣传、典型宣传的带动引领作用。大众网即日起在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山东手机报、官方微博、微信全媒体全平台推出“供给侧 山东策——第十二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系列评论“侧论”。
“供给侧 山东策——第十二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系列评论——侧论(3)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丁琪
政府从来不应该是市场的“奶妈”。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冲浪,呛一口水是正常的,但呛了水之后便哭着回家找妈妈,则说明从精神上“断奶”一事任重而道远;而去行政化、去政府化的市场经济培育,也对政府如何行使本职职能提出了要求,就像小孩子的断奶期,“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思维惯性也要快快摒弃。所以说,那种动辄用政府力量拉动内需,靠政府驱动经济增长的思维定式,与当今中央提出的要进入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出这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这一论断,从长远看,为力促我国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和谐、有序发展,可谓发了洪荒之力。
有效供给作为深化供给侧改革的实现形式之一,是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础之上得以成立的。有效,除了民众期待的效果,更有推动机制体制改革方面的效率。围绕“效”字当头的系列关键词,山东省在不同行业、各个领域中,围绕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的有效实践,正在激发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聚合效应。这种效应,是将历史传承的资源优势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快速转变为发展优势、产品优势,从而擦亮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山东名片”。
供给侧改革,除了技术、科技、产业结构方面的创新,更需变革守旧思维,正所谓革故鼎新。不革迂腐、滞后的“旧存在”的命,就难立先进、优良“好作风”的义。吐故纳新,我们首先要知道这个“故”是一种怎样的存在。供给侧改革,改的就是“过剩”的产能、过大的库存。而“过剩”和“过大”背后,并非物质极大丰富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很大意义上还在于产能与社会发展不符、与百姓消费需求不符。如果说科技的落后会导致一时的发展滞后,那么思维的落后则会导致一世乃至好几代人发展的延迟。从这个角度而言,供给侧改革,虽然是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效率方面的要求,但是我们更应该从如何发展和有效供给的思维层面去落实供给侧改革。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路清则方向明。落实供给侧改革的做法之一,就是山东计划“十三五”期间清退全省四成煤矿。众所周知,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在全国范围内煤炭生产供大于求的前提下,关停一部分煤矿,就意味着更大的压力需要化解,比如“煤炭大军”的再就业安置问题;就意味着革故之上的鼎新思维更要与时俱进,比如统筹兼顾基础之上的责任、效益和可持续。煤炭产能过剩、供大于需就不是有效供给,更何谈高效供给?有效供给乏力更会与集聚发展、结构性发展背道而驰,更何谈激活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供给侧改革,如今面临重重压力和较大阻力,需要自上而下的共识和由内而外的动因;需要“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胸怀、眼光。
综上所述,以有效供给为出发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化解产能过剩的问题,还要扶持市场的有效需求;既要打通供需通道,更要扩大有效供给。目前全国多个省份和山东一样,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迈开了步伐。虽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胸怀未来、眼光长远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然在路上。山东以煤炭业为代表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为经济持续增长培育新动力、打造新引擎的做法已初现效益,而由此带来的环保、发展环境的优化以及资源配置的优化等民生红利,让社会对供给侧改革形成进一步共识。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氛围,则更利于山东精心打磨“有效供给”这章时代的鸿篇巨制。
[编辑: 李敏娜]
本文来源: 半岛网
19.09.2016 20:17
故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