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的钱几秒转到数百账户 案件侦破处处受制

21.08.2015  12:00
  



  迷惑性越来越强的电信诈骗手段,让更多的人陷入骗子设置的骗局,多数人只有钱被转走之后才发觉上当。在目前公安、通信、金融部门尚未联合研究制定对策的背景下,侦查部门在技术、权限等方面处处受制。面对线索难调查、嫌疑人难抓捕的困境,多地警方都将预防电信诈骗作为一项前置工作。

  文/片 本报记者 杜洪雷

  任意显号到伪基站

  诈骗技术升级

  “电信诈骗为什么能这么轻松地骗这么多人?成功的基础就是‘冒充身份,获取信任’。”济南市公安局民生警务平台民警说。“冒充身份”需要迷惑性很强的手段,显示电话号码便是其中之一。去年6月16日,受害人王女士接到显示为“+0531110”的电话,对方自称是济南历城公安分局,表示王女士用信用卡恶意透支200万元,让其把钱转移到安全账户,王女士随后将农行卡内的19.9万元转至对方账户。

  从2013年开始,此类案件在全国已呈蔓延趋势。不法分子主要利用任意显号软件,用“+区号+110”或国家机关热线号码进行伪装,以受害人欠电话费或涉嫌犯罪,可以帮助受害人转移存款为由进行诈骗。“很多中老年人一看110这个号码,基本就相信了对方的身份。”办案民警称,骗子在诈骗中采用恐吓、安慰、转移身份等摸准受害人心理的话语,让受害人在茫然中汇出钱财。

  “近两年,伪基站参与到电信诈骗中,迷惑性比任意显号软件更强,手机默认为电信运营商或金融机构的客服电话。”办案民警称,这属于诈骗分子的一次技术升级,让更多人上当受骗。今年1月18日,市民梁女士收到一条“10086”发来的短信,称只要安装掌上客户端,便可使用移动积分兑换现金。梁女士按短信提示安装客户端,没过两天,银行卡上近1.5万元被转走了。

  “这条短信就是伪基站发出的,市民需要一定的辨识能力才能发现其中的差别。”办案民警称,伪基站一般都是嫌疑人驾车使用,隐蔽性非常强。

  住在非洲国家,遥控国内“马仔”取赃款

  “电信诈骗一旦案发,侦破非常难,特别是基层派出所,有种有劲使不出的感觉。”一位派出所民警称,他们看到受害人的损失和痛苦也是很同情,“我一个朋友就遭遇过电信诈骗。”电信诈骗主要是借助现代通讯、金融手段得以实现,在公安、通信、金融部门未联合研究制定对策的背景下,侦查部门的工作在技术、权限等方面处处受制。

  嫌疑人实施犯罪时的通信号码均通过改号软件处理,转移赃款时通过网上银行转账,操作的服务器和互联网IP地址大多在境外,给侦查打击带来很大难度。“我们侦查发现,犯罪嫌疑人作案使用的手机号码、固定电话以及涉案账户均为伪造,手机为不记名号码。”一位民警称,一些案子查着查着就找不到头绪了。

  还有一个现实存在的难题,就是抓捕环节。办案民警称,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地域流动性大,团伙成员间一般都使用绰号或假名,多是单线联系,将涉案人员一网打尽难度非常大。此外,犯罪团伙组织者大多藏匿境外,各国各地区法律制度不同,这给跨国、跨境抓捕带来极大困难。

  据民警介绍,从全国各地侦破的电信诈骗案件来看,抓获的往往是提款或打电话的“马仔”。“侦破今年4月份案发的一起诈骗案件时,我们发现诈骗团伙成员分散居住在台湾、泰国、越南等地,遥控指挥福建、广东等地‘马仔’取款。”办案民警称,现在很多诈骗团伙甚至居住在非洲国家。

  “诈骗团伙对诈骗钱财的管理有一套模式,他们所获取的大量钱款多是转移到境外,渠道多种多样。”办案民警称,嫌疑人一般会设立多级账户,只要受害人将钱款打进其指定的账户后,几秒之内就会由技术人员通过网上银行迅速转到全国各地的几百个账户上,然后由各地取款人员分别在不同地方提取钱款,甚至还会进行买房置业投资等。

  济南两个月屏蔽7000多诈骗电话

  电信诈骗作为远程、非接触性犯罪,犯罪嫌疑人诈骗活动可以通过网络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且不与被害人发生面对面的接触,没有明显的犯罪现场和物证痕迹。此类犯罪突破时空限制,大多数作案目标没有特定性,嫌疑人和受害人甚至是在世界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