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金改向财政领域深度渗透 花到点子上更高效
财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过去这一年,方兴未艾的山东金融改革,正向财政领域深度渗透。借助金融工具和市场化理念,财政资金的支出方式和使用效率正发生深刻变化,花得更高效、花在了点子上,尤其是金融与财政重叠度高的领域,已率先迈进改革深水区。
未来的补贴当贷款质押
苏以义是胶州市最早的种粮大户之一,2000年就在胶州市胶北镇陈家河头村流转了500亩土地,尝试规模种植。2013年,苏以义注册成立了碧沟河家庭农场,跻身新型农村经济主体,主种小麦、玉米、土豆等。去年全省粮食产量实现12连增,苏以义的家庭农场也不遑多让,小麦亩产突破了1200斤,农场毛利70多万元,比上年增收10余万元。
“增收主要是粮食增产、农业补贴多的缘故。”苏以义说,去年获得的财政补贴特别多,这极大程度上支撑了家庭农场的增收。
去年春旱,苏以义每亩地拿到抗旱补贴10元,秋季种植的玉米品种获补每亩10元,同时家庭农场获评青岛市深松免耕类机械推广示范园,每亩获补75元。不过,相比补贴带来的直接增收,更让苏以义欣慰的是,去年他成功将未来的补贴拿到现在花。
原来,按照省农业厅的政策,2014年,山东省落实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76.58亿元,惠及全省1370万户种粮农民,平均每亩小麦可获补贴125元。苏以义就是受惠农户之一,粮食直补资金拿到6万多元。
但补贴资金终归是“死钱”“小钱”,相比农业规模经营的开支,作用杯水车薪。
苏以义介绍,按各年情况不同,500亩土地每年的种子、化肥、农药等成本约需15万元到28万元不等,雇用人工费用支出约为15万元,这三四十万元是每年的“刚性”成本。2014年,苏以义还耗资30万元建成了5000平方米的晾晒场,并花费12万元改善了灌溉条件。不仅如此,今年苏以义还计划添置两台大型拖拉机,即使国产的每台也要六七十万,这笔开支也一度让苏以义很头痛。
“之前没钱了就向亲戚朋友借,很少从银行贷款,贷到的资金量太小。”苏以义说。拿不到大额贷款的原因并不复杂,种粮大户土地系流转而来,土地所有权归村集体,土地也未确权颁证,无法像国有土地那样办理抵押登记。
苏以义没想到,最终帮他撬开资本大门的竟是“最不起眼”的粮食直补。
去年底,青岛农商行为苏以义发放了140万元的3年期贷款,其中的50余万元是以苏以义的500亩小麦未来10年的粮食直补资金作质押。苏以义并不清楚,这其实是全省首笔粮食直补资金质押贷款。
碧沟河家庭农场的500亩土地,每年可获小麦直补资金共6万多元,10年就是60多万元,银行按90%抵押率发放贷款50多万元。若未来出现偿贷风险,银行可向胶州财政局申请冻结补贴资金发放,并以此偿还贷款。
银行的人给苏以义讲过这一模式的内涵:通过金融的介入,“期钱”变成“现钱”。不过,他还是习惯用自己的话评价:“没想到”、“这是好事”。
花1块钱办10块钱的事
相比种地的苏以义,养牛的孟猛就没那么幸运,养殖肉牛可没有种地那种“名目繁多”的财政补贴。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孟猛所在的泗水县肉牛存栏量历史性地突破了5万头。去年7月,该县政府还专门出台意见,计划建设全国肉牛养殖业基地。不过,该县多丘陵、经济欠发达,财力薄弱,也不太可能大规模补贴肉牛养殖。
这几年,肉牛养殖效益不错。孟猛与亲人合伙养殖肉牛200头,分养在两个标准化养殖棚里,出栏后每头收益为2000到3000元,每年能出栏肉牛两次,依此计算,每棚肉牛每年能收入40万到60万元。
不过,养殖肉牛效益虽好,风险却很大。泗水县像孟猛这样的养殖户很多,他们需从内蒙古、东北等地购进7至9个月大的架子牛,路途遥远,牛易病死。同时,养殖户缺乏规模养殖的场地,防疫等相关配套也很难保证,无法降低养殖风险。
“龙头企业养殖户”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思路。目前,泗水已部分采用该养殖产业模式。孟猛表示,他使用的养殖场由泗水新绿食品有限公司(简称“新绿公司”)修建,疫苗、饲料、技术指导等也由该公司负责,孟猛的肉牛出栏后需以市价出售给新绿公司。
政府想做大本地肉牛产业链,龙头企业希望订单养殖户规模化养殖以稳定肉源,养殖户希望通过融资获得规模效益,要实现各方期望还欠缺一个核心因素——资金。各方期望自然汇聚到金融机构。但这又绕不过农民无抵押、担保的“老门槛”。
据了解,由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担保,是各地养殖户解决融资难的一个办法。但从实践来看,风险兜底责任全压在龙头企业身上,负担比较重,一些流行疾病很难预防,龙头企业担保积极性有限。
解开这一困局的突破口依然出现在财政上。
泗水县政府与建设银行、人保财险等金融机构协调后,敲定了“五位一体”融资模式:建行为养殖户发放贷款;新绿公司为订单养殖户提供贷款担保,并免费提供场地、技术等服务;人保财险为养殖户提供养殖险,降低了养殖风险,确保了贷款安全。
在这些环节之外,政府财政进行了关键性“托底”。泗水县副县长杜润丞介绍,每头牛320元保费,泗水县财政补贴220元,养殖户承担100元。县政府还出资设立1000万元风险补偿基金,银行可放大10倍确定贷款规模上限。“政府花1倍的钱,撬动了10倍的资金。”
有了政府提供保费补贴,人保财险公司为养殖户让利,将保险费率由6%降至现在的4%。银行亦让利,在该模式下,养殖户可从建行贷款50万至200万元,利率不超过基准利率的30%,远低于绝大多数涉农贷款。
“政府花1块钱办了10块钱的事。”去年12月10日,孟猛已体会到这种“四两拨千斤”的妙处,他为肉牛投保后,顺利拿到一笔80万元的贷款。“疾病的事儿,谁也说不准,买保险本身就受益,再能贷款的话,就更划算了。”孟猛说。
“以前我们公司也曾为养殖户担保过贷款,但没有政府、保险等参与,养殖户贷款额度太低。财政资金进入后,银、企、险、农各方让利、多方共赢。”新绿公司董事长韩广星说。
用投资取代补贴
去年一季度,山东省远大网络多媒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远大股份”)挂牌新三板,跻身济南高新区在新三板挂牌的科技型企业队伍。
这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成长,与股权融资分不开。远大股份的股东之一,济南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济南科技风投”),最早以220万元出资占股12.46%,对远大股份早期成长起了重要作用。
轻资产的科技类创业企业缺抵押物、难找担保,风投资金是创业公司成长期为数不多的融资渠道。远大股份是济南科技风投投资的数十个项目之一,不过,投资创业企业众多,创投机构也会缺钱。除传统的股东增资外,创投机构将获得越来越多来自省级财政的强力支持。
注册资本1.8亿元的济南科投公司11.1%的股权,为山东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所有,该基金是我省财政出资成立的省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之一,鲁信集团为该基金的管理人。
这意味着,省财政通过省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股权投资创投机构的方式,对远大股份进行间接股权投资。这一看似迂回的一小步,却让省级财政资金迈出了市场化运作的一大步。
“以往财政资金扶持创业企业,多以财政补贴等形式分发给企业,这类补贴的特点是面很广,但每家只得一点点,效果是‘撒胡椒面’,效果很有限。”济南科投公司综合管理部主任高华表示。
同时,财政补贴无偿获得,对企业也未必是好事。国务院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陈清泰曾调研发现,政府资金补贴效率低下,容易产生“政策失灵”——一方面,企业编个“故事”就能向政府要钱,从而得到“寻租”获利的机会;另一方面,会造成“跑部钱进”、政企不分,企业为得到政府自助,按政府意愿做了不少项目,技术路线选择受到政府影响,政府很认企业,企业却被市场抛弃了。
政府财政通过与专业股权投资机构合作,则能实现财政资金投资股权化、运营市场化、管理专业化。同时,政府引导基金引导了产业的发展,受省创投引导基金的激励,2013年底累计备案创投企业迅速增至107家,而政府引导基金推出前的2009年,这一数字仅为20家左右。蓬勃成长的创投机构又转而支持了数千家创业企业,将财政的效能推向最大化。
这一股权投资模式的背后,是我省财政资金运用的市场化改革走向纵深。去年12月26日,省政府召开的专题会议提出,2015年,我省省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拟安排设立13只母基金。到2017年,省级政府引导基金规模将达到100亿元。
2月4日,山东省资本市场发展引导基金暨首批鲁信集团、齐鲁证券两只子基金率先成立,这是首批由我省省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作为母基金出资设立的子基金。
这只省资本市场发展引导基金创立后,将面向并购重组、“新三板”挂牌等方面,以参股形式设立多只不同投资方向的子基金,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上市等多轮放大,将形成至少50倍的投资规模,并吸引社会资金进入,有效扩展我省企业的融资渠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