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当"面人"16载 练就硬币上捏面塑绝活
刘玉伟微型面塑作品:一元硬币上的罗汉。王帅 摄
微型面塑特写:憨态可掬的罗汉。王帅 摄
微型面塑特写:千变万化的孙悟空。王帅 摄
河南31岁小伙刘玉伟,潜心学习面塑16载,不仅能熟练捏出《西游记》、《红楼梦》等4大古典名著里的系列人物,而且还能在一元硬币上捏出惟妙惟肖的18尊罗汉,其绝技令人叹服。
1月18日,在新乡市一普通民居里,记者见到了刘玉伟和他的部分面塑作品。千变万化的孙悟空、弱柳扶风的林黛玉、栩栩如生的昆虫……刘玉伟一一介绍自己的作品,只见色彩艳丽,神态各异,让人忍不住产生把玩的冲动。
刘玉伟介绍说,自己今年31岁,别看年纪不大,学面塑已经16年了。那时当厨师学徒,学习食雕时,接触到了面塑,逐渐产生浓厚兴趣,后来拜民俗专家为师,进行专门学习,并陆续跟从两位面塑传承人,进行系统学习。几位老师的细心培养加上自己的大量的临摹、制作、钻研,手法日渐娴熟。后来,他专心当起了“面人”。
《西游记》、《红楼梦》等4大名著里的人物形象,刘玉伟不仅捏了个遍,而且还越来越熟练。2014年,又捏出了18罗汉微型面塑,可以放在小小的1元硬币上。这些罗汉,虽然精致至极,但细节完整,神态逼真,令人叫绝。
“要在一块钱硬币上做几个或者几十个小面人,包括罗汉,就要很精准地把每一尊罗汉的比例把握得非常好,最恰当的高度应该是在10厘米左右,10厘米左右的话,这个罗汉放大以后,它不失真,这就体现了一个准确性。”刘玉伟说,面塑越小,它的技术含量、制作水平要求越高,对艺人的眼力和技能是个考验,需要全神贯注,屏息凝神,一气呵成,稍有差池,便会前功尽弃。
制作微型面塑,对艺人也是挑战,在刘玉伟看来,现在正当时,眼力好,手也不抖,难呢过把面塑做到尽可能小。而像这样的好时候很短暂,只有10年的光阴,因为40岁以后,眼力达不到,手也可能会抖。
十几年的用心付出,刘玉伟早已摸索出了面塑的规律。
“制作面塑,讲究巧快准润炫几个特点,即设计巧妙,手法快速,制作精准,外形柔和,色彩炫丽。”刘玉伟说起面塑,出口成章,他说,作为一个艺人,不光技术方面要扎实,理论方面也应该完善,从实践中摸索,记下点滴细节,再总结出规律,用于指导实践,把实践和理论有机结合起来,互为补充和促进。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刘玉伟的十几套作品被河南省民俗博物馆永久性收藏,还有作品获得过全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展银奖、河南省第一届民间美术展一等奖等奖项。
刘玉伟说,这些荣誉,对他来说,是鼓励、激励,自己还需要静下心来钻研。“我还年轻,还一直在学习阶段。”采访中,谦虚的刘玉伟多次这样说。
像很多年轻的民间艺人一样,刘玉伟常年致力创作,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因备受纯手工性的制约,经济上还十分清贫,境况比较尴尬,但这并不能阻挡他投身面塑的热情。
“要制作的东西太多了,每个阶段要完成的作品排得很满,自己要一点一点去完善,一步一步去研究。”刘玉伟称,面塑文化在中原流传繁荣几千年,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希望有更多的人,去了解它,弘扬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