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如何治疗?
人体的运动系统包括骨骼、关节和肌肉三部分。骨骼构成了人体的支架,起到支撑人体、保护内脏等作用,由于其坚固性,在运动中并不易损伤。而除骨骼以外的其他组织将全身的骨骼有机地连接在一起,赋予人体力量和灵活性,包括肌肉、韧带、软骨等,统称为“软组织”,这是最常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最常见的运动损伤是没有伤口的软组织损伤(闭合性)。
急性的运动损伤往往是因为不合理、不平衡的动作引起肌肉、韧带的过度牵拉、撕裂甚至断裂,以及软骨的挤压、磨损破裂等,而出现疼痛、肿胀、血肿等一系列症状。常见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手法治疗
运动损伤多伴有关节不稳,损伤后关节出现轻度位移“错缝”,肌纤维和韧带的结缔组织发生紊乱,这些很难在一般的X光片下发现,但却是造成运动损伤经久不愈反复肿痛的“祸首”,需要进行专业的关节复位和理筋整复,为软组织的修复创造条件,这不是单纯的按摩可以做到的。有些人拉伤后肌肉上出现很明显的“筋疙瘩”,就是损伤后没有进行合理有效的理筋整复造成的。
二、针灸治疗
平常提到针灸大家想到的多是“扎干针”,其实针灸是针刺和艾灸两种治疗方法的总称,通过针具或者艾绒燃烧的热量刺激一定的穴位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运动损伤后,通过辨别损伤部位的经络走向和寒热证型,在局部和相关经络的穴位上进行针刺、艾灸或者两者结合的温针灸、电针等,可以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促进组织尽快修复。
三、药物治疗
有外用和口服两种,应该根据损伤时间的不同合理选择用药。损伤早期红肿热痛者可外敷新伤药(局部无伤口)、口服云南白药、跌打丸、三七片等以消肿止痛;损伤中后期红热消退及慢性损伤,可外敷旧伤药、活血生新剂、贴膏药、涂擦药酒、外用熏洗药等来祛瘀生新。常常见到有人受伤后没有进行紧急处
理就立即贴膏药或者运动前感觉疼痛再贴膏药,这些都是不合理的。
四、物理疗法
常见的温热疗法有热敷、熏蒸、红外线、蜡疗、微波、超短波等,可以消肿散瘀、解痉镇痛,减少组织粘连,促进损伤愈合与修复。另外,损伤后期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药物离子导入等可以帮助尽快恢复肌肉力量,促进康复。对于损伤后期形成“瘢痕疙瘩”的软组织,冲击波疗法是不错的选择之一。
五、固定疗法
受伤时紧急加压包扎可以减少组织出血,为伤后修复提供良好的条件。使用弹力绷带、纱布绷带、膏药、自粘绷带等固定伤处,适用于韧带拉伤后关节不稳的情况,可以限定关节活动范围,帮助稳定受损关节,减轻疼痛,避免受伤组织再次牵拉受损,出现反复扭伤同一个部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