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着力打造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科技创新体系
11.12.2016 11:37
本文来源: 文化厅
科技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近日印发《国家“十三五”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规划》,明确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科技创新体系。
规划提出,聚焦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保护修复、传承利用和公共文化服务4个重点方向,我国将致力于在基础研究、重大关键技术、国产专有装备和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在10日召开的2016年全国文物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强国相比,我们已经由过去的长期“跟跑”,进入“跟跑”“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部分领域已由原来的“技术受援国”变为“技术输出国”。
但是,我国文物科技工作依然面临挑战。“当前,我国文物量大、面广、种类多样、保存状况堪忧,文物利用率亟待提高。”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说,城镇化进程的提速,进一步加大了文物保护利用的紧迫性,考古工作者与推土机赛跑、修复人员与文物劣化赛跑已成为常态,解决这些问题,需综合施策,通过科技创新来提高工作效率。
刘玉珠表示,“十三五”期间,将继续加强组织体系建设,优化开放合作机制;加强人才培养,统筹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文物科技的投入支持力度,完善投入机制,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本文来源: 文化厅
11.12.2016 11:37
刘家义在全省新时代激励干部新担当新作为暨“担当作为好书记”“干事创业好班子”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省新时代激励干部新担当新作为暨
文化厅
刘家义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山东服务保障工作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
山东服务保障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