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部署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
一是努力营造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浓厚氛围。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微信、微博、LED显示屏等媒体,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制作民族团结知识展板、悬挂宣传横幅、发表领导署名文章等多种形式,面向社会广泛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国家民族法律法规及民族基本知识,努力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
二是积极开展中央、省委和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宣讲。积极筹备召开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结合实际抓好会议精神贯彻落实,邀请省民委领导来滨宣讲解读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在全市中小学中深入开展“感恩伟大中国、共建美好家园”民族团结形势报告会,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学生头脑。通过教育宣讲,牢固树立各民族水乳交融、唇齿相依、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的观念。
三是开展全国、全省和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事迹宣讲。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村居、社区、学校、企业,面对面地向各族群众开展教育宣讲活动,大力宣传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民族团结奋斗梦、民族繁荣发展梦,在全社会树立崇尚模范、学习模范、维护团结、促进发展的良好风尚,引导各族群众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进民族团结、共建美好家园上来。
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营造良好氛围。联合滨城区举办广场日活动,积极开展民族服装服饰展示、民族歌舞展演、清真美食节、成就展览,组织座谈交流、知识竞赛、演讲征文、文艺演出,播放民族工作专题片和开展富有特色的群众性活动等,进一步交流、培养、融洽各族群众感情,展现各族群众良好风貌,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深刻认识中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国家,中华文化是包括56个民族的文化,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明,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共有的大家庭。
五是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切实把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与实施“民生工程”、为各族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结合起来,从解决少数民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切实解决好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积极维护来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印发少数民族服务手册,开展少数民族就业创业、法律援助、急难救助、心理咨询、特需保障等服务体系建设,让城市更好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