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贤:我在3500米高雪原普法
编者按: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西藏自成立以来,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上阔步前进,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成就中有上千名援藏干部们的辛劳付出、牺牲奉献、守望担当……在此,本网特制作援藏干部系列励志人物访谈,讲述他们援藏的精彩故事,以纪念他们在西藏做出的贡献,弘扬他们“舍小我,成大我”的献身精神,宣传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纪念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援藏干部系列励志人物访谈之③
“我甘愿放弃优裕舒适的生活,甘愿忍受艰苦恶劣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发扬不怕吃苦,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法治的阳光照亮雪域高原的每一个角落。”这是安徽首位援藏女律师陈贤在其申请志愿书中的一段话。
援藏一年期间,她办结58件案件。其中,刑事案件18件,民事案件40件。代写法律文书122件,全县法律援助案件由原来的每年15件上升到现在每年58件。
这是怎样的一位志愿女律师?
陈贤(左四)以及其他安微省援藏律师在总结会议合影。本人供图
只因感动,飞到西藏做志愿律师
“在2013年的一天,我无意在网上看到失去双手的‘1+1’志愿律师郭二玲的先进事迹,感动不已。当时,我就许下一个誓言,要成为一名如郭二玲一样的志愿律师!”陈贤告诉记者。
从许下诺言的那天开始,去西藏做一名志愿律师就成为陈贤放不下的一件心事。为了适应高原气候,她骑行在高铁连接线上,来回30多公里,每天风雨无阻的“演练”。她还与儿子一起环青海湖骑行,环绕海拔3000多米的青海湖,两个人一天骑行了100多公里。几个月后,在爱人的支持下,陈贤报名到西藏做一名志愿者律师,并成功通过了司法部援藏计划。
西藏人民法律意识淡薄,亟需普法
2014年7月,陈贤第一次踏上了5000米的高原。
当飞机落在拉萨机场,陈贤走下飞机那一刻,“虽然下着雨,我感觉天离自己那么近,空气那么清,哈达这么洁白,我整个人瞬间爱上了西藏”。
几天后,陈贤飞往昌都,开始了陈贤为期一年的无偿法律援助。
短暂的接触之后,陈贤很快发现,当地人亟需普法。
在一起未成年涉嫌抢劫案件中,陈贤真切体会到孩子法律意识的欠缺。“对于法律的无知让我吃惊。”陈贤说,不知跟他说了多少遍后果的严重性,犯罪嫌疑人就是不懂。经过一次次沟通、一次次普法教育,犯罪嫌疑人终于伏法认罪,并得到法律的从宽量刑。
“我能为他们多做点什么?”陈贤告诉记者,她不断问自己这个问题。为了让案件中的未成年人不因判决丧失上学的机会,陈贤主动找到区人民法院院长,一起与学校沟通,希望学校可以让孩子重新回到学校继续上课。因为陈贤的努力,孩子终于重新回归校园。
让法治的阳光照亮雪域高原的每一个角落
不仅是孩子对于法律无知,陈贤发现,成年藏民中法盲也占有相当大比例。
卡若区人口11万多,98%是藏族,卡若区较藏东其他10个县经济发达,开工项目最多,农民工需要讨薪、发生工伤的案件也多。然而,这里的法律服务资源却非常薄弱,1.08万公里的辖区内,竟然没有一位律师。
陈贤的到来改变了这一状况。陈贤到此受理的第一个案件属于工伤赔偿案。一位叫扎西曲珍的藏族年轻农民工,因工伤造成七级伤残,医药费花了几万元。但是,所在企业却不予解决。一审判决,扎西曲珍因证据充足,事实清楚,该企业需赔偿他近17万元。然而企业并未服从判决,选择了上诉。关键时刻,陈贤成为扎西曲珍的“依靠”。被告原告双方的申辩中,陈贤的专业功底充分展示了出来,而本案也以胜诉告终。扎西曲珍最终获得赔偿近17万元。扎西曲珍的舅舅为了感谢陈贤,硬塞给陈贤一包冬虫夏草,被陈贤坚决拒绝了,“我是一名志愿律师,来西藏不是为了钱。”最后,扎西曲珍送给陈贤一面锦旗。
“让法治的阳光照亮雪域高原的每一个角落”是陈贤的愿望,更是承诺。为了扭转西藏群众“不信法”的观念,陈贤与司法局同事多次到昌庆街进行法律宣传。
援藏近1年之内,不顾危险路况,陈贤下乡发放法律法规宣传资料共计1700多份,发放名片500多张,解答群众咨询共计400多件。
“普法,就是要把司法公平和正义植入到当地群众心中,将法律的意义告诉这里的人,就是要让当地百姓知道,法律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陈贤动情地说道。
陈贤还通过视频方式给区里各级干部进行了“依法行政”的法制讲座,也对驻寺干部多次进行了法制讲座。参加讲座的干部近5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