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灵山红色革命历史 革命烈士血洒根据地

03.09.2014  20:09
1

   雾灵山革命根据地

  雾灵山根据地,是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期间亲自主持开辟的全国著名的6大山区革命根据地之一,因此而闻名全国。

  日本占领东三省之后,雾灵山划入伪满洲国,成为伪满洲国的西南边境,日本侵略者一方面掠夺雾灵山的资源,一方面集家并村,残杀抗日民众。但不屈的雾灵山人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长达13年的抗日战争,毛泽东、聂荣臻关注雾灵山,李运昌、包森、宋时轮、邓华浴血雾灵山,开创了雾灵山红色革命根据地。解放战争期间,雾灵山革命根据地输送兵源5400多人;先后向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前线输送粮食1500多万公斤,马草饲料140多万公斤,食盐8万多公斤,食油4万公斤;组织4万多人和2100头大牲畜的支前大军;为中共中央10万大军、20多位中央委员、2000多名党政干部挺进东北提供了可靠的后勤保障,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为新中国成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毛泽东十分关注雾灵山

  在运筹抗战布局时,多次把伟大战略家的目光投到雾灵山。1937年8月-1938年9月一年间竟4次讲到雾灵山。1937年8月,毛泽东在洛川会议指出:“红军可以分一部于敌后的冀东,以雾灵山为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聂荣臻回忆录》中册)。1938年2月2日,毛泽东给朱德、彭德怀发电报:“雾灵山为中心之区域,有广大发展前途,且是独立作战区域。派出部队应较精干,且不易过少。军政党领导人需有独立应付新环境之能力……应准备在适当时期,派高级领导人去雾灵山。”1938年5月,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对建立雾灵山根据地寄予厚望,指出:“山地建立根据地之有利是人人明白的,已经建立或准备建立的长白山、五台山、太行山、泰山、燕山、雾灵山、茅山等根据地……是抗日战争的重要堡垒。”1938年9月26日,雾灵山根据地遇到困难,请求“主力转到潮白河以西”离开雾灵山,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刘少奇当即联名复电明确指出:“雾灵山、燕山东西千余里之大山便于回旋……创建冀热边根据地,创造相当大的军队是可能的”,否决了他们的请求,并指出“环境是严重的,工作是困难的,必须以高度革命精神,克服工作中一切困难,坚持统一战线原则,建立坚持持久抗战的胜利信心”。

   聂荣臻致电雾灵山

  1938年6月22日聂荣臻致电四纵宋时轮司令员、邓华政委:“你们现既到达兴隆,应就在此依雾灵山向四周开创根据地。”雾灵山抗日队伍逐渐壮大,成为全国敌后19个和全国山区6大抗日根据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