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八大关守护百年风貌 中国建筑师初登历史舞台
鲁网9月19日讯(记者 王文婷 刘梅婷) 9月19日,“孔子故乡 中国山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采风活动走进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美誉的青岛八大关历史文化街区,探访了八大关的“前世今生”。
“八大关”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太平角汇泉东部,是最能体现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特点的一处历史文化街区,占地面积183.86公顷,保有320余栋历史建筑,集中了表现俄式、英式、法式、德式、美式、丹麦式、希腊式、西班牙式、瑞士式、日本式等20多个国家的建筑风格,因而也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于2001年6月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所谓“八大关”,是因这里的八条马路(现已增到十条)以我国八大著名关隘命名,形成一个方圆数里的风景区。公园与庭院相结合也是“八大关”的著名特点,八大关内每一条道路都种植有一种不同的代表性植物,有“一关一树、关关不同” 之说,韶关路全植碧桃,春季开花,粉红如带;正阳关路遍种紫薇,夏天盛开;居庸关路是五角枫,秋季霜染枫红;紫荆关路两侧是成排的雪松,四季常青;宁武关路则是海棠,从春初到秋末花开不断。
据介绍,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以后,将八大关以西的奥古斯特—维多利亚湾规划为别墅区。1922年,青岛主权回归中国之后,在北洋政府统治期间,一批欧美牧师首先在八大关东部的太平角一带建造住宅。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收青岛,把青岛划为院辖市,由当时的行政院直接管辖,青岛的发展进入相对稳定的时期。同时,一批留学欧美的归国人员加入到政府部门,把欧美城市规划建筑的思潮带到中国,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城市规划。此后不久,随着大量外国资本和民族资本涌入青岛,在华的外国侨民、商人、传教士与外交官,中国的新兴贵族与社会名流都热衷于在此兴造别墅,八大关一带被规划为“特别规定建筑地”,对建筑形式、建筑高度、建筑密度作出了严格的规定,规定要求所有的建筑都是独立式的花园别墅,建筑风格不能重复,建筑要小体量、一般不超过三层等。
八大关融合了多国的建筑风格,却是中国建筑师登上历史舞台的第一站。以刘耀宸、张新斋、徐垚、刘铨法、王节尧、王屏藩、苏复轩等人为代表的中国建筑师,他们受过西方建筑思潮的熏陶,已能娴熟地融汇各种建筑语言,完成个性的艺术设计,他们与外国建筑师合作,设计建造了建筑与环境融合的一个个经典作品,共同创造了一个建筑艺术宝库,展示了一幅跨文化对话图景。八大关街区也标志着青岛的建筑艺术摆脱了单一的殖民地色彩,成为中国文化吸纳域外文明的成功范例。
不过,八大关被国人所知,还要追溯到1958年7 月。那时,建工部在刚刚落成的八大关小礼堂召开了具有标志性的城市规划会议——第一次城市规划工作座谈会。会议上,著名建筑师梁思成主导发布了一个研究报告,题目叫青岛。其中对八大关区域作为疗养区的特色、价值作出了分析。从那时起,八大关逐渐发展成为了闻名遐迩的疗养区,陆续有数十位国家元首曾下榻于八大关。同时,这里还接待过300余位著名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在此休养、召开会议,包括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李四光、郭沫若、茅盾、曹禺等,他们为八大关的历史增添了一抹传奇色彩。
随着时间流逝,八大关依然保持着历史的风貌,向人们展示着中国建筑史的辉煌。它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一段段历史,八大关完全按照“尊重自然,契合地景”的原则规划、管理,因临海的缘故,超越了自我局限性,在万米美丽的海岸线上呈现出艺术化展布。
责任编辑:刘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