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

06.01.2017  12:33

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六年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做大做强海洋经济为目标,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着力优化海洋经济结构,着力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提高海洋科教支撑能力,着力推动海陆联动发展,着力推进海洋综合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本报将陆续刊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情况。

青岛,因海而生、依海而建、凭海而兴。

近年来,青岛按照率先发展、实现蓝色跨越的奋斗目标,始终把蓝色引领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导战略,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推动海洋经济健康快速发展。2016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1678亿元,同比增长13.7%,海洋经济占GDP比重达到23.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突破36%。

完善规划体系,海洋经济实现新突破

近年来,青岛找准自身城市发展定位,积极谋划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愿景,先后出台了《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2010—2020)》《青岛市“海洋+”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推动全市海洋经济发展的规划措施,明确了海洋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和较强发展后劲,对推动全市转方式、调结构、去产能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经济总量来看,2015年青岛市完成海洋生产总值2093.4亿元,增长15.1%左右,海洋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达22.5%,“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近1.3个百分点。

与“十一五”末相比,青岛海洋生产总值实现翻番,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从产业结构来看,全市海洋二产加速发展,海洋设备制造业、海洋工程建筑业等产业领跑海洋经济发展,极大地提振了全市工业总体滑坡的士气;从产业层级来看,海洋生物医药等优势海洋产业已经成为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从改革试点来看,编制实施《青岛市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确立了海陆统筹一体化发展机制等七大类67项试点工作,并已全面完成。

一谷两区”支撑引领作用凸显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首批进驻学生1006人,整建制迁入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等6个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建成国际认可的海洋创新药物筛选与评价平台,联合发起大洋钻探船计划,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国家海洋局一所、中船重工725所、中央美院青岛大学生艺术创业园等30余个项目正加快建设……

目前,青岛蓝色硅谷进驻科技型企业和团队已经达到250余个;引进全职与柔性人才累计达到35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300余人。青岛蓝色硅谷项目呈现开工一批、建设一批、运营一批的良好发展态势。

青岛确立了“一谷两区”的海洋经济战略布局,青岛蓝色硅谷、西海岸新区、红岛经济区在蓝色经济中的引领作用凸显。“建设青岛蓝谷等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明确列入《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2015年,“一谷两区”海洋生产总值增速平均在15%以上,对全市海洋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超过40%,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西海岸新区是第九个国家级新区。近年来,中德生态园获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单位,中韩贸易合作区启动建设;青岛港全程物流平台建设加快;董家口港口岸获批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世界最大的30万吨级深水原油码头投产运营。初步预计,2016年西海岸新区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近3000亿元,位列国家级新区前三强。

红岛经济区积极把握山东半岛国家自创区建设契机,全力打造以科技服务业为支撑、软件与信息技术、高端智能制造、蓝色生物医药等产业协同发展的“1+5”产业体系,加快产城融合发展。目前,红岛经济区高新技术企业突破百家,加快打造院所系、大学系、央企系三大创新平台体系,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03.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的69%。

加快建立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青岛是胶东半岛高端海洋产业聚集集聚区核心区的龙头。近年来,全市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从2012年7.5:45.5:47调整为2015年的4.6:49.3:46.1,2016年前三季度进一步优化调整为3.7:52:44.3。

青岛海洋新兴产业突破性发展,被国家认定为海洋生物产业基地,建立了以水产种苗、海洋创新药物、海洋生物医用材料、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农用制品为主的现代生物医药产业体系。特色园区及重点项目建设升级,海洋经济发展载体加快壮大。目前,青岛共设立14个市级海洋特色产业园区,其中5个园区上升为省级园区。预计全市海洋特色产业园区海洋产业总收入突破1200亿元,增长13%左右。

青岛蓝色产业重点项目储备库建设加速,滚动推动140个蓝色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做好跟踪服务和督导协调工作。“十二五”以来,入库项目完成总投资额近1200亿元,其中预计今年完成投资230亿元,超额完成15%。蓝色经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不断升级。充分发挥蓝色专项资金引导和放大作用,设立蓝色经济创业投资基金,该基金自设立以来共吸引社会资本13亿元,支持蓝高新产业发展。

创新引领,加快开放合作

蓝色经济是开放经济。近年来,青岛不断加快对外开放合作步伐,人才建设、经贸等工作都有了长足进步。

青岛海洋人才建设取得新突破。2011年以来,青岛共引进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联合国大学等6所涉海类高校院所;建设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53家。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全市各类海洋人才超过4.5万人,其中,两院院士18人。全市有12个项目入选省蓝色产业领军人才团队支撑计划,共获取省专项资金支持2.95亿元。近年来,青岛成功培育了11个水产养殖新品种,开发海洋新药5个,功能产品200余个。

目前,青岛保税港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投入运营,开通中韩陆海联运汽车货物运输通道,区域性国际商事争端解决中心加快建设,是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开放试点城市,成立了全国首家韩元结算中心。2016年1月至10月,青岛市进出口总额达3114.3亿元,占全省的27.6%,实际到账外资金额60.9亿美元,分别高于全国、全省5.8个和2个百分点。国内区域合作取得新进展,与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等市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半岛城市群海洋经济交流日益频繁、合作更加紧密;青岛至上海洋山保税港区之间在全国率先试行启运港退税政策。

■链接:

◆蓝色硅谷:

预计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亿元、增长11.5%,实现海洋经济生产总值7.8亿元、增长19.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6亿元、增长17%,呈现出建设热情高涨、投资势头不减的良好发展态势。

◆红岛经济区:

2016年1月至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32亿元,增长12.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8.4亿元,增长15.7%;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51亿元,增长41.8%。

◆西海岸新区:

预计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近3000亿元,位列国家级新区前三强,年均增长12%左右;海洋生产总值完成82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2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