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面朝大海书香浓

02.04.2015  12:09


 

  不论是在古色古香、洋溢着德式风情的大学路上,还是巷子深处别具情趣的城市一隅,特色书店的身影越来越多,书店越来越成为岛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全国书店一片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书香气却在青岛这座春意盎然的海滨城市中优雅绽放、花团锦簇,点燃着900多万岛城人民精神的守望。

   读书人的“私人会所”

  去年7月,我省首家24小时不打烊的书店——明阅岛带给岛城人民惊喜;今年3月12日,由50个有文化梦想的投资人共同投资的我省最大民营独立书店——如是书店在青岛开业;今年下半年,有“最美中国书店”雅号的方所,也将青岛作为其拓展北方书业市场的首选地。

  上世纪,青岛就是读书人的“天堂”——成文堂、祥记行、敬修书局……这些老字号遍布着青岛的大街小巷,成为如今独立书店的前世。不过,这些老字号的私人书店,大多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公私合营”及“大跃进”中被改造合并,最终消亡。

  1994年,老舍公园边开了青岛第一家独立书店——大地书店,随后,汉京书店、学苑书店相继开业,青岛有了第一批独立书店。从那之后,博厚、万卷、绿舟……一批独立书店相继开业,有的经营古籍,有的主打流行文学,办得有声有色。不是书店、纸有境界等书店,甚至成为来青游客的必到处所之一。

  对青岛由来已久的独立书店文化和如今形形色色的书店崛起,《独立书店,你好》的作者薛原有自己的期待,“这是一个包容性很高的城市,书店不论大小,哪怕只是狭窄的几平方米的空间,都有独特的价值,这是读书人的‘私人会所’,是文化人解决生存问题后自己的客厅。”

  3月21日,记者在如是书店采访了几位读书人。他们说,把周末或者闲暇时间来这里读书当成一种生活习惯,不仅能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放松心情、卸下疲惫,还可以找到自己的“同类”,打发无聊的时光、排解孤独。

   书店到底是什么

  “我的理想状态,书店应该只是卖书,你把放咖啡桌的地方腾出来放书不好吗?当然了,我知道这只是理想,你不能不让人家挣钱吃饭。”在谈到书店的经营形式时,爱逛书店的青岛大学学生李东说,他更喜欢纯粹一些的书店。

  不论是在青岛还是全国,经营状况好的书店,早已不再是单一的图书经营,更多是“咖啡+书店+艺术品”的形式。书店到底是什么?是商人们谋生的商业机构,还是文人们聚集的文化阵地?

  刚刚开业的如是书店,是集图书、咖啡、演出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艺术空间。董事长郝照明说,股东们并不是为了赚钱才开书店的,已经做好了书店两年内不盈利的准备。对于书店长期的经营模式,他坦言还需要不断摸索和完善,“未来怎么赚钱,我不知道。”

  想靠开书店挣大钱是不可能的,能养活自己,维持运转就很好了——这是不少岛城书店老板的心声。在薛原眼中,未来的书店是一种特定群体的聚集空间,卖书也罢、放电影也罢、磨咖啡也罢,符合自己的特色能生存下去就是硬道理。每一个能够存活下来的书店,都不只是靠卖书,这是一个微利行业,不赚钱的商业都会倒闭,读者也没必要为你的“文化梦”买单。

  薛原认为,除了卖书之外,店主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及读者的需要,寻找另外一种独特的生存方式,“多元化经营是未来书店发展的方向。方所的进驻,会对岛城书店市场形成‘鲶鱼效应’,新华书店要担当起城市主流文化的功能,满足小资情调的独立书店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

   全民阅读是长远话题

  业内人士透露,如是书店选择50位股东“众筹”的模式有不得已的苦衷,“并没有金融投资方看好其发展,否则资本肯定会进驻。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投资人本身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能赚钱,否则也不会选择这种分担风险的模式。其实,书店最后比拼的并不是谁办得好,而是谁背后的资本更雄厚。”

  青岛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袁淑琴,在明阅岛开业之初就做好了亏本的心理准备,“青岛夜生活并不丰富,24小时书店的象征意义比经济效益重要,我们想以此引领以阅读为中心的新的生活方式,以阅读的方式唤醒城市的夜生活。”近10个月的惨淡经营,也证实了袁淑琴的猜测。

  本土和外来书店纷纷看好青岛市场,这是一阵风吗?书店的进驻是否意味着青岛目前的城市阅读环境有了进一步改善,市场需要这些来书店扎根呢?

  薛原这样定位书店与岛城读书氛围的关系:“一方面,书店是一个城市读书人口的多少的体现,更是城市文化的风向标,有明显的精神指向性。另一方面,一个城市缺少什么,就一定有人会去提供,独立书店可能是岛城所需,但带给岛城市民更多的是读书氛围的表面繁荣,从扩大读者群体来说,效果可能不会太明显,这只是读者换了个地方读书、交友,有了更多的选择而已。”

  他认为,国民阅读率与书店的多少并不呈完全的正比关系,全民阅读是一个长远的话题,其提升必然需要时间的积淀,需要城市人文环境的改善,以及人们意识层面潜移默化的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