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挖掘 创新形式 青州市多措并举推进历史文化展示工程
近年来,青州市高度重视历史文化的挖掘、保护与传承,不断健全保障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创新丰富内容载体,切实将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展示有机结合,不断开创青州市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发展新局面,为经济文化强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一、建立完善历史文化研究体系,实施历史文化挖掘工程
积极发挥民间协会服务平台作用。依托成立的青州历史文化研究会、辅仁国学院、峱山文化研究协会等民间传播机构,挖掘青州本土民间艺人、民俗研究者等人才资源,编辑出版完成了《青州古城》、《青州旗城》、《青州寺庙综览》等文史类著作20多部。开办“乡村孝礼儒学讲堂”,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赵法生等知名学者为农村群众免费讲课,努力打造“儒风孝道之乡”。
加强地域历史文化研究。建立青州市历史文化研究所,聘任一批历史文化研究人员,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历史名人、古诗文、寺庙街巷、状元文化的研究,确定《佳山堂诗集》、《北海世家冯氏诗文集》、《青州历代古诗词选注》、《青州府志》、《益都县图志》等出版书目。
深入挖掘东夷文化。加强东夷文化考古研究,先后编辑出版了《文化青州大型书库》、《东夷文化研究》、《青州文化概观》等系列刊物,举办了两届东夷文化研讨会,开办了东夷文化网,深入发掘东夷文化的起源、思想价值和文脉传承。
二、整合资源,多渠道全方位展示青州历史文化
建设博物馆群,展示青州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采取“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办法,共确定107个博物馆群建设名录,投入资金1亿多元,建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科举博物馆、古城老照片博物馆等62个博物馆,成为展示青州文化的新窗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阵地。
传保并重,开拓丰富非遗展示平台。深入挖掘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积极推进与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了“一村、两园、三城、四街”十大传承平台,组建130余人的古城非遗艺术团,广泛开展知府巡城表演、剃头挑子、锵剪子磨菜刀等40余项民间民俗非遗艺术项目展演活动,每年演出700余场,推动非遗“活起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创新文化广场,展示青州悠久历史。把城市广场作为“文化超市”来建设,通过收集、研究、整理有关物质载体,运用创新的手段和方式加以发掘和恢复,赋予时代内涵并展示在城市广场上,先后投入资金5亿元,建设东夷文化标志园、大明衡王城等文化广场,使市民对历史文化产生认同感。
三、创新实践,多举措多途径宣传弘扬历史文化
加强古城整体保护开发。把“青州古城”作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聘请专家团队进驻青州,编制完成《青州古城保护修复建设总体规划》、《青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对传统民居、标志性建筑物进行修缮,尽量恢复其原来的肌理和风貌。先后投入2亿元,对魁星楼、阜财门、古城墙等进行了复建。同时,抓好历史文化村落的开发利用,累计投资5000多万元,对以井塘古村为代表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深厚,有特定文化、产业特色的10个特色古村落进行了保护开发。
建学院、办讲堂,加强传统历史文化阵地建设。在市图书馆内建立尼山书院,开设国学讲堂,普及优秀传统历史文化常识,聘请专家和志愿者到海岱书院大讲堂、孝礼儒学讲堂、镇村道德讲堂等216处场所举办国学讲座,引导全社会学习优秀传统历史文化。
创编文艺精品,利用剧场、电视等舞台展示青州历史文化。近年来,先后创作出电视文学《寻梦青州》、文学作品《冯蜂鸣解密李清照》、以范仲淹知青州为背景的30集电视连续剧《天地苍茫》、宣传青州历史文化长卷的大戏《虹像青州》等一大批反映青州人文历史和美好生活的文化精品,展示青州悠久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