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食堂建社区照料中心 陈叶翠让老有所养不再遥远

22.11.2017  18:49

   中国山东网11月22日讯 济南市历下区甸柳一居原社区主任陈叶翠扎根基层三十年,将一个老旧社区打造成了安乐和谐的样板社区,陈叶翠虽然走了,但她与团队探索的养老模式,为未来解决中国老龄化难题开辟了新的思路。

  “无论多难,我也要把社区食堂办起来。”

  “建老年食堂,就是要让老人吃上热乎饭,无论多难,我也要把社区食堂办起来。”这是陈叶翠生前说的一句话。

  社区食堂菜品丰富 (图片由甸柳社区提供)

  谈到食堂创办的初衷,社区居民明世宝向记者介绍:“我们社区老年人比较多,很多老人中午独自在家做饭,类似忘记关煤气这样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看到这些,陈主任才有了办社区食堂的想法。”食堂草创阶段,面临着选址、运营、环境、安全一系列问题,每一个环节都充满挑战。“你的年龄也不小了,这项工程难度系数太大了,还要承担不小的风险,千万不要意气用事。”不止一个人向陈主任说过这样的话,明世宝告诉记者。然而陈叶翠就是这么“轴”,她认准的事情,总要撸起袖子搏一搏。她瞅准了沿街的一片商铺,决定将这里作为老年食堂的地址。此处原有四十余家业户经营,搬迁难度可想而知,将租赁权收回,社区也有不小的经济损失。面对两难的局面,陈叶翠采取了先易后难、先内后外的解决方针,她组织社区党员居民,痛陈利害:“社区减少的收入可以探索其他渠道弥补,但是让社区老人吃上卫生、安全的午餐事关居民对社区的感情,长远看远比损失的收入重要。”解决完社区内部的问题,陈叶翠亲自上阵做商家的动员工作,经过苦口婆心地劝说,最终,商户被她的执着感染,答应搬离此地。随后,陈叶翠又多方奔波,将煤气、暖气引入到食堂,为居民营造了舒适的就餐环境。

  2016年6月,食堂终于开办起来,陈叶翠担心交给商人经营会变味,大胆地把食堂交给基爱社工这一非营利性机构来经营。从原料引入到菜品选择,细心的陈叶翠做了周密的调查。明世宝负责日常采购,他告诉记者:“运营一年多来,我们严格按照陈书记制定的标准,原料上杜绝转基因食品进入食堂,另外针对老年人的饮食特点设计了很多低盐、清淡的菜品。”居民王宝英无儿无女,可以享受到免费午餐的特殊照顾,其他老人也按照年龄划分,享受不同程度的折扣,常年在社区服务的社工张志海告诉记者,当年陈叶翠嘱咐他:“办食堂不能当一个糊口的工作,而要当成一个有温度的工作。”张志海带领记者走进社区食堂,明亮舒适的就餐环境,卫生的菜品,充满人性化的设计,飘香的饭菜,每一个细节无不体现着社区对老年人的关怀。

   “你永远想不到一个老太太有那么多超前的想法。”

  “人老了,也不想离开社区,我们是真的不想去养老院。”在日常工作中,陈叶翠了解到很多老人都有类似的想法。陈叶翠走访了省城很多老年公寓,既有高档的也有大众化的,但无论在哪里,老年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沮丧。陈叶翠询问过很多社区老人,发现老人上了年纪,适应性变差,短期内难以适应居住环境的改变。能不能让老人足不出社区就解决养老问题?陈叶翠陷入了思索。

  陈叶翠生前看望社区老人。(摄影 刘亚男)

  张志海从山东大学硕士毕业后,就加入到甸柳社区的社工队伍。他告诉记者:“为解决社区老人的养老问题,陈主任亲赴香港,考察当地的居家养老模式。”“真没想到,一个老太太会有这么多新奇的构思”,从香港回来后,陈叶翠召集老年居民座谈,分享学习感悟,大家一致认为香港的养老模式可以在社区试点,大家的认同给了陈叶翠信心。日间照料所仿照托儿所的性质,白天老人在照料中心度过,期间有专职社工陪护。张志海告诉记者:“甸柳一居是济南社工项目的第一块试验田,陈叶翠则将社工服务和居家养老结合起来,目前,我们的日间照料中心床位有限,正在筹划扩大规模,未来可以让更多社区老人享受到优质服务。”

  针对普通老年公寓医疗水准低下的现实,陈叶翠决心下大力气提高社区医疗条件。起初,她想从社会上招募私营医疗机构入驻社区照料中心,然而种种担忧让她放弃了这个想法,转而向技术力量更强、设施更好的公立医院寻求帮助。经过多方协调,历下区人民医院决定选派精干力量进驻社区,如此一来,老人们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公立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生活品质有了极大提高。下一步,社区还将引入由区政府购买的社工服务于居家老人,社区根据居民自身条件的不同每周分配一定时间段的免费医疗服务,接受过专职培训的社工将上门为居民排忧解难,这将进一步增强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陈叶翠三十年如一日,将老龄工作当成一项有温度的工作来做,让老人真真切切地体会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斯人已去,留下的是锐意进取的探索精神,陈叶翠用一生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郑重承诺。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