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市林业产业协调发展
近年来,高密市坚持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并重,以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以引导培育区域化主导产业为重点,初步形成了经济林、林下经济、苗木花卉、木材经营加工协调互动发展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了林业一、二、三产业产值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第一产业扎实推进。 重点抓好用材林基地、名优经济林基地建设、苗木花卉等三大种植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一是 用材林基地得到巩固。充分发挥自然条件优势,调整农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杨树为主的速生丰产林,架起了群众致富增收的“绿色银行”。目前,全市发展速生丰产林45万亩。 二是 名优经济林基地发展迅速。按照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特色经济、绿色经济的要求,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名、特、优、新果品。重点发展核桃、大樱桃、蓝莓、金银花等新品种,全市名优经济林基地达到10万亩,果品产量22万吨,产值3.8亿元。苗木花卉产业实现规模膨胀。以柏城花卉产业为重点,进一步建设了十大花卉园和半岛花卉苗木交易中心,成功举办了三届花卉博览会,扩大了影响力。柏城镇荣获“山东省花卉百强镇”。稳步提升现有苗木基地档次,新增苗木面积7000亩,天瑞科技荣获潍坊市“十大苗木企业”。目前,全市花卉面积已达近8000亩,其中设施栽培面积12万多平方米。新增苗木面积1万亩,总面积3.8万亩。四是林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多措并举大力发展林下种养业,形成了林菌、林畜、林菜等多种模式,新发展林下食用菌、养殖等林下经济3000亩,现以食用菌为主的林下经济已发展到1.2万亩。
第二产业做优做强。 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林产品就地加工转化,拉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推动各类林产品加工企业不断扩大加工能力,提升加工档次,逐步向精细加工、高档加工转变,形成林产品加工企业集群。全市木材加工经营企业达到800多家,从业人员达3万人,产值达到50多亿元。同时,加快果品加工贮藏业建设。重点扶持葡萄酿酒业和果品贮藏业发展。扩大现有葡萄酿酒企业加工酿造能力,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目前,全市有果品加工企业8家,年加工能力9000吨,收益1.2亿元。
第三产业全面做活。 加快湿地旅游资源开发。主要规划建设了胶河湿地公园、北胶新河湿地公园、五龙河湿地公园三大湿地公园。胶河湿地公园和北胶新河湿地公园分别提报为国家级、省级湿地公园。抓住电视剧《红高粱》播出、莫言效应持续放大的机遇,推出了莫言文学体验游、红高粱影视基地游、乡村休闲游等特色旅游项目,打造了胶河文化旅游发展带,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多品种的旅游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