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四举措拧紧学校“安全阀”

05.09.2014  12:05

今年以来,齐河县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大局出发,把安全工作摆在头等位置,严抓细管,建立了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长效机制,有效遏制了中小学安全事故发生。

一、加强教育,提升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一是开展“安全教育月”活动。该县把每学期开学后第一个月份定为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教育月”,制定下发了《齐河县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各中小学(幼儿园)结合单位实际开展了安全教育活动。二是开展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各学校通过知识竞赛、观看专题片、主题班队会、知识讲座等形式,经常开展以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应对自然灾害、防范校园伤害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真正做到安全知识入脑入心,进一步提高了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避险能力。三是组织安全教育进校园活动。主动协调公安、交警、消防、药监、防疫等部门,组织安全教育进校园活动,形成教育合力。

二、加大投入,完善安全基础设施。一是加大农村学校危房维修改造力度。组织质监、设计等部门对农村学校危房进行了排查鉴定,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积极协调乡镇政府组织施工。今年,县财政投资2500万元,新建校舍36000平方米、维修校舍18000平方米,为农村校舍安全度汛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完善物防。投资45万元,为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19处楼房校舍安装防护栏3000余米,购置灭火器、钢叉、防割手套、催泪器等防卫器械,为校园安全提供了物质保障。三是重视技防。投资26万元,新安装网络监控30套、监控摄像头300个,使全县95%的学校实现了24小时全方位无盲区监控覆盖。

三、全面排查,消除安全隐患。今年,该县教育局充实了安全管理专职力量,配备了安全管理专用车辆。实行安全科人员分包学校制度、月检查月通报制度,每人每月到所包学校进行一次拉网式安全大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建立健全全县中小学校安全隐患台帐,准确把握全县学校安全隐患情况。并督促各单位加强安全隐患整治工作,对于轻微隐患,学校能自己解决的,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到位;对于严重隐患,要求学校做好相关安全防范工作,及时上报教育局及有关部门。各乡镇(街道)教育办公室每月对所辖学校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各学校每周一自查、两周一总结,并建立隐患排查台帐。

四、突出重点,推进平安校园建设。一是强化门卫管理。实行门卫“两公示”“一公开”制度,严格落实外来人员出入登记制度、电话联系制度,上课期间封闭校园,上下学期间教师值班、护送制度,把好学校安全第一关口。二是强化学生间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各学校定期通过发放问卷、组织座谈等形式,全面了解学生间的矛盾纠纷、心理问题,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事端苗头,建立重点学生档案,对重点学生配备帮扶教师,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电话沟通等方式,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学生在校表现,家校合力做好学生教育引导和疏导工作。及时通过真心关爱、细致调解等方法,彻底化解矛盾,避免因发现不及时、化解不彻底而发生打架伤害事件。三是强化食堂管理。该县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内的小卖部全部取缔,食堂的经营权全部收归学校统一管理,推行“零利润”经营模式,学校食堂大宗物品(面、油、肉)实行统一配送。联合药监局每月对学校食堂进行定期检查,有效促进了学校食堂管理水平的提高。四是规范校车使用许可审批工作。该县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校车使用许可审批工作的通知》文件,教育、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定期开展集中清理整治行动,依照《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认真履行校车安全管理的相关职责。加强现有接送学生(幼儿)上下学车辆的管理,通过发放告知书的形式,督促未办理校车许可的车辆所有人依照规定申办校车许可,严格落实校车使用许可制度和校车驾驶员资格审批制度,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档案和信息共享机制。现已依法审批接送学生车辆75辆,取缔不合格车辆41辆。(德州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