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您一个“绿色”中国梦——中国湿地博物馆五周年集锦(二)

22.12.2014  11:30

开展宣教活动  引领“绿色起航”

 

    少年儿童是民族的未来与希望。他们的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道德素质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兴衰。抓实抓好任重道远的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工作,才能使我国生态建设事业后继有人。

 

    一直以来,中国湿地博物馆都把以青少年为主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打造了包括绿色节庆宣传活动、绿色教育三进活动、绿色燎原国际科普营活动、绿色体验第二课堂活动的“绿色起航”科普品牌活动,使一批又一批青少年以及众多成年人获取了“绿色”知识宝藏。

 

    绿色节庆宣传活动主要以世界湿地日、国际博物馆日、世界环境日和世界文化遗产日4大节庆日为主题,推动开展宣传活动。

 

    于世界湿地日前后开展的“湿地主题”环保绘画大赛已成为中国湿地博物馆的一项传统科普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3届,获奖作品在《中国美术报》刊登,活动影响力辐射全国。彩色画笔画出了少年儿童对和美世界的向往。在这一美的实践过程中,自然魅力牢牢印在他们心间。

 

    绿色教育三进活动主要内容有:绿色教育进课堂、绿色教育进社区、绿色教育进社团。活动以“科普湿地  牵手中国湿地博物馆”、“湿地与低碳环保”、“湿地与水资源”、“环保低碳小窍门”、“五水共治——湿地水资源保护”等主题教案为核心,以杭城学校、社区、社团为目标对象,通过“走出去,带进来”的方式,宣传湿地普及,推广绿色环保。

 

    绿色燎原国际科普营活动是借助中国湿地博物馆和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两大平台,针对青少年组织开展的全球性湿地科普和环境教育交流活动。5年来,科普营在带领营员学习国际先进环境教育理念的同时,也借助青少年儿童纯真且充满希望的声音向全世界发出保护湿地的倡议,向全世界介绍西溪,宣传西溪湿地的文化。

 

    绿色体验第二课堂活动主要鼓励青少年儿童动手参与实践,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办事能力。作为学生第二课堂场馆,中国湿地博物馆开设小小讲解员培训班、徽章DIY手工制作、小型风筝制作、叶脉书签制作等绿色体验课程,每项体验课都吸引众多学生报名参加。

 

    尤其是今年策划展开的“忆民俗•知民俗•承民俗”——24节气传统活动,以24节气为时间节点,针对每个节气普及节气文化知识,通过回忆过去的民俗民风,重温“老底子”的过节方式,传承、弘扬了我国传统文化,掀起了体验活动的热潮。

 

    经过5年的探索完善,“绿色起航”  科普品牌活动已在业界和公众中深入人心、深得民意。中国湿地博物馆也因此荣获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浙江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以及杭州市中小学生第二课堂示范基地、杭州市科普教育基地、杭州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杭州市争创“绿色文明号”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中国湿地博物馆成功摸索出的这套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向世界的“科普之道”,已介绍给宁夏沙湖湿地博物馆、江西鄱阳湖国家自然保护区宣教中心、四川邛海湿地保护区、甘肃张掖城市湿地博物馆等“同行”借鉴。

 

    更多力量,必将让更多未来之星“绿色起航”。

 

点击放大

 

点击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