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种粮大户的丰收经

20.10.2014  16:48

(记者祝超群 通讯员张美荣 王燕)近日,在兖州区大安镇白店村,一台玉米自走式联合收获机正在地里来回穿梭。兖州区农业局副局长武同华说:“玉米机械单粒精播技术具有省工、省种、省时、高产、增收的好处。

  农村大众报济宁讯 (记者祝超群 通讯员张美荣 王燕)近日,在兖州区大安镇白店村,一台玉米自走式联合收获机正在地里来回穿梭。“我包了300多亩地,估计今年平均亩产能达到650公斤,已和种子企业签订了销售合同,每斤高出市场价一毛多钱,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看着金黄的玉米大丰收,正在地头忙碌的种粮大户周平难掩心中喜悦。
  俗话说,牛马年,好种田。周平说,今年算是一个风调雨顺年,先期雨水好,后期光照足,虽然7月份有点旱,但由于浇水及时,没受多大影响。据兖州农业部门调查统计,全区玉米平均亩产达621.4公斤,比去年亩增产11.4公斤。
  说到丰收的秘诀,周平说农艺和农机起到了关键作用。“一是采用玉米单粒精播技术,一畦从三行变成四行,增加了土地利用率;二是种肥同播,选用缓控肥效果好;三是农机农艺配套结合,起到高产高效的作用。
  周平说的单粒精播技术,是指采用清茬免耕施肥播种机,选用中早熟耐密品种,小麦收获后抢茬进行机械单粒精播,选用玉米缓控肥,种肥同播,每畦种植4行玉米,为等行距种植,利于机械收获。
  兖州区农业局副局长武同华说:“玉米机械单粒精播技术具有省工、省种、省时、高产、增收的好处。玉米采用机械单粒种肥同播,清茬、播种、施肥一次作业完成,效率高,既保证种植密度,避免了粗缩病危害,节约玉米用种10%以上,同时采用玉米缓控肥,化肥使用量降低,肥料利用率提高20%以上,农田水分生产效能提高15%,提高玉米商品品质;后期采用玉米‘一防双减’、后期适时晚收等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增收效果明显。
  新技术离不开新机械。新技术的推广还得益于与之配套的新机具的研发。随着土地向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集中进程加快,大户们迫切需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但当前劳动用工成本日益增高,迫切需要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实现节本、高产、高效。周平说,他加入了区里成立的种粮大户联盟,和村里另外两个大户成立了联盟小组,一块配套购买了2台小麦双宽播种机、2台4行玉米精量播种机、1台4行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及其他配套农机具,这些现代化的农业机械是完成新型种植模式的载体,成片的标准化农田适合大型农业机械作业。 
  机械作业效率提高了,亩产上去了,产值也跟着上去了。现在周平把种田当成了一份职业。“在已实施优良品种、配方施肥、种植管理、机械收打、订单出售的基础上,今年再上个烘干塔,从地里直接入库上塔,彻底解决玉米晾晒的问题,实现农业工厂化作业。”展望未来,周平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