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必将成为亚洲文明对话的典范
国家主席习近平15日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呼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大约20天前,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在论坛上就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倡议。
这一前一后的两场重大活动,不仅有着时间上的关联,而且有着内涵上的逻辑。可以说,“一带一路”建设既是新时代文明对话交流的生动实践,又必将推动亚洲、乃至全球性的文明对话交流不断迈上新台阶、再创新水平。
第一,“一带一路”再造增长与繁荣。战后世界经济经历过数轮增长周期,也数度面临“增长极限”的困扰。特别是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长期停滞(Secular Stagnation)理论再度引发极大关注。然而,“一带一路”正在书写另一个不同的故事。基础设施的兴建、城市化发展、贸易和投资的扩张,带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增长,这相应地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多人可以摆脱贫困。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面向未来,我们应该把握大势、顺应潮流,努力把亚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第二,“一带一路”意味着惠及各方的包容。习近平主席指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一带一路”将全方位加强基础设施联通,以及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技术,还有人才等各方面交流,同时探索全球增长新动能,构建国际合作新平台。它是开放和共同发展的进程,不是排他性的集团或者“中国俱乐部”。“一带一路”不仅将造福沿线各国,也将惠及参与各方,更将推动全球性增长。我们应该抓住实现亚洲人民普遍繁荣、推动人类共同进步的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
第三,“一带一路”推动新一轮开放与合作。“一带一路”本质上是多边的。尽管世界上存在这样那样的紧张关系,它却呼唤更多的开放与合作。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历史上,中华文明就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也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他还强调,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这是中国的愿景,也是中国的行动。在今天不断推进的“一带一路”建设中,越来越多的国际多边金融机构被吸引参加,包括国际金融公司、非洲开发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一带一路”正在整合更多力量,更具多边特征,进一步展示着新时代中国更加开放的总体方向,为全方位的、更具深度的国际合作提供着广阔的舞台,也必将持续推动新时代的全球化进程。
第四,“一带一路”打造更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习近平主席十分重视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要求我们用创新增添文明发展动力、激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今天,“一带一路”建设突出推动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对接,聚焦绿色发展。曾经有人指责“一带一路”是所谓的“债务陷阱”。然而,迄今没有一个国家因为来自中国的相关融资陷入困境,也没有一个“一带一路”项目在当地引发系统性债务问题。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理念与鲜明特色。
第五,“一带一路”构建更加稳固的和平与稳定的根基。习近平主席指出,亚洲人民期待一个和平安宁的亚洲,希望各国互尊互信、和睦相处,广泛开展跨国界、跨时空、跨文明的交往活动,共同维护比金子还珍贵的和平时光。应该认识到,“一带一路”使得中国能够以建设与和平的方式融入地区和全球体系。这对于中国与世界主要大国发展建设、稳定和互惠的关系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推动基础设施改善和城市化,消除贫困,这也有助于铲除恐怖主义的土壤,人民更加心向和平与稳定。
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指出,"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历史反复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文明冲突论”没有出路,“文明对话观”才可能创造普遍繁荣与持久和平;以“与不同文明的斗争”作为依据,制定所谓的国家战略没有出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交流沟通世界,才能共同创造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美好未来。
“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几十年来全球最具吸引力的理念之一,“一带一路”建设也正在从收获早期成果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它对亚洲以至于世界范围内文明对话与交流的深刻影响和丰富内涵,正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次展开,并不断绽放出夺目的光彩。亚洲各国人民应当携起手来,拥抱这一光辉灿烂的未来,并在共创未来的伟大实践中再造亚洲文明的辉煌!(责任编辑:郭素萍)
作者:刘明 编辑:焦竞赛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