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土地经营权证还需多少配套

14.05.2015  09:48

  为何要发土地经营权证?

  两本“土地证” 一词之差含义不同

  莱西市连生家庭农场的史连生有两本“土地证”:一本是暗红色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这是我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后由莱西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另一本是深绿色的目前还不多见的“土地经营权证”,是对应他流转的上百亩土地的经营权证书,由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制。

  这是记者日前在全省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理论学习暨工作交流现场会上看到的一幕。

  深绿色的本本上详细记录着农场名称、流转面积、地块总数、流转年限、每个流转地块的详细信息等。莱西市河头店镇的工作人员说,这张《土地经营权证》与《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虽只有一词之差,含义却不同。后者强调的是“承包权”,发给具有承包权的农户,前者强调的则是“经营权”,发给流转了大量土地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为什么要发土地经营权证?省农业厅厅长王金宝说,在不改变农户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通过“三权分置”可以让无力种地或不愿种地的农户把经营权流转出来给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经营。我省9296万亩承包到户耕地,承包农户近1900万个,平均每个承包农户地块在5块左右,多的有10几块。通过引导土地经营权流转并颁发经营权证书,一方面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土地细碎化与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矛盾;同时通过土地经营权证抵押贷款,解决生产经营者资金缺、贷款难的问题。

  土地经营权证并不是想发就能发。莱西市辖861个行政村,耕地总面积108.62万亩。截至2014年底,755个村庄的调查摸底、勘察测绘、系统录入、确权登记、证书发放等各项工作均按期完成。确权登记后,土地流转升温,为规范土地流转,莱西市投资41万元,在各镇、街道建起了农村土地服务中心,安装了大屏幕、配备了微机、软件和打印机等设备,统一了窗口设置、工作流程、管理制度和流转合同文本。

  本发出来了,贷款风险如何控制?

  用好“小绿本” 关键在配套

  过去,商业银行不愿贷款给农民的根本原因是贷款额度相对较小,但是所花费的人力成本一点也不少。很多新型经营主体光流转合同就一百五六十张,摞了一大摞,如果用流转合同去抵押贷款,银行要审核这些合同的真实性就非常耗时。

  “现在,农民拿着政府发的经营权证去贷款,政府为它的真实性负责,银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银行放贷积极性必然会提高。”农业厅副巡视员褚瑞云说。

  青岛市农委与人民银行青岛中心支行联合出台《青岛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河头店镇寄马沟村的种粮大户王振军最先尝到甜头。他流转了610亩地,注册了“振军家庭农场”。去年10月,莱西市农业局会同青岛农商银行开通了办贷绿色通道,为王振军发放土地经营权贷款40万元。

  本发出来了,贷款风险如何控制?青岛、枣庄、莱芜等地农业部门与银行、担保公司等协调配合,建立了“部门联合初审、银行独立调查、担保机构核定比例”的信贷模式。

  青岛市设立风险基金。由青岛市财政、金融部门牵头,对融资性担保公司代偿情况进行核实,由市、区市财政按照担保公司实际代偿额的30%,其中市财政承担20%、区市财政承担10%,从涉农物权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中拨付给融资性担保公司。

  莱芜更是制定了闭环的风险防控体系。莱芜市财政配套担保基金,与鲁信集团和山东农业担保公司合作,把专业的担保机构引进来;为破解因农业周期长造成贷款逾期,把中小企业的“过桥”资金引进来;为使抵押物能顺利变现,把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了起来。

  打通变现通道,是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扫清的“雷区”。一旦贷款人出现偿还问题,土地经营权就需要变现。记者采访中,一些地方上的同志反映,很多地方土地交易中心建立起来了,如何运作,由哪个部门主管,还需要省里尽快出台指导意见。

  记者手记

  期待更多地方经验、部门协同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大量农民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分散经营的弊端逐渐显现。2013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同经营权主体发生分离,这是我国农业生产关系变化的新趋势,要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

  放活土地经营权,山东已经破题。不过接下来还需要更多制度创新。土地经营权权能有哪些?合同约定还是法律确定?谁来保证真实性?这些探索文件上没有,需要更多像青岛、枣庄和莱芜等地的探索创新,为顶层设计创造地方经验。

  放活土地经营权需要政府部门形成合力。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涉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银行、担保公司等方方面面,仅靠一个部门推进难以奏效,需要各地党委政府协调推进。 (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