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吨假盐流入山东等7省市7年 长期摄入或致癌

09.07.2015  11:51

  2万多吨工业用盐,在一个七八平方米的小作坊里,通过一台分装机就改头换面被包装成了食用盐,其后被运往北京、江苏、天津、河南、河北、安徽、山东等7省市销售。

  这样一条非法产业链运行长达7年才被发现。江苏泰州警方日前破获的一起假盐案令人震惊。

  “加碘精制盐”

  实为工业用盐

  江淮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四大盐场之一,淮盐产量巨大、质量上乘。2014年11月,泰州市海陵区盐政执法部门和公安部门在当地农贸市场发现大量标注“北京中盐加碘精制盐”字样的食用盐。产盐区出现大量低价外地盐,引起相关部门关注。

  经盐政取样检测,发现这种“加碘精制盐”的“碘”含量为零,且检测出致癌成分——亚硝酸盐。最终,检测部门认定,这些“精制盐”实为工业用盐。

  追查假盐来源,警方发现这些假盐产自北京郊区。在北京市大兴区青云店镇东赵村一个七八平方米的小作坊里,犯罪嫌疑人王某雇佣5名工人,用1台分装机,将工业用盐分装后出售。这些工业用盐多数购自王某姐夫姜某的工业盐业公司。这家名为“北京豪杰京通工业盐销售有限公司”的企业,经营各类工业用盐已有两年。

  据记者调查,公司成立前,姜某就一直向王某提供工业用盐。贩卖工业用盐的姜某长期从事食盐批发,2005年曾因制售假盐受到过行政处罚。在明知妻弟制售假盐的情况下,不仅向其提供工业用盐,还向其销售制假用的包装袋、包装箱。

  警方介绍,从这个小作坊查获的26本账册来看,这一犯罪团伙自2008年以来已累计制造和销售有毒有害的假劣食盐2万多吨。

  “2万吨盐够泰州500万人吃整整1年。”泰州市盐业管理局副局长周律刚说,“这一案件所涉假盐量之大,销售时间之长,十分少见。”

  大巴司机

  参与贩卖假盐

  据调查,这些假盐主要被销往北京、天津、江苏、河南、河北、安徽、山东等7省市。多年来,我国食盐一直实行专营,这些假盐是如何进入市场销售的?

  在泰州警方和盐政部门走访中,有居民透露:“这些盐是大巴车运回来的。”据警方调查,王某生产出假盐后,会在深夜转运给几个熟悉的批发零售商,其中既有北京市区农贸市场的商户,也有位于交通物流节点的批发商户。

  这些批发商户又通过各自的关系,把盐卖给司机或请司机代运,通过大巴车运走。在北京市丰台区的丽泽桥长途汽车站,警方调查了车站附近两家与长途大巴司机来往密切的百货批发店,都发现了王某制售的假盐。

  调查显示,仅在北京至泰州这一线,直接参与运输假盐的司机就有十余人。这些大巴司机将盐运到泰州后,以低于当地市场价的价格,分散批发给监管相对薄弱的城郊结合部和农村的小商户,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销售网络。

  “这些假盐利润巨大。”参与案件侦办的泰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副支队长朱金华说,每吨进价400元至450元的工业用盐,分装“变成”食用盐后,每吨售价高达800元至1000元。即便如此,这些盐每包零售价仍比正规渠道的加碘食用盐便宜1元多钱,因此在一些地方不愁销路。

  朱金华说,不仅有大量居民购买这些便宜的假盐,还有许多腌菜、卤菜加工作坊在大量使用这些假盐。

  成本低利润高

  致假盐流入市场

  “盐还能有假?”面对记者采访带来的消息,在假盐行销的泰州市姜堰区,村民王先生感到很疑惑。他习惯在家门口的小卖铺买盐,一次买五六袋吃上几个月,因为便宜往往是拿了就走,不会计较价格辨别真假。现在,他感到很担心,因为有些小卖部没有营业执照,他也不懂得如何分辨食盐的真假。

  案中工业用盐本是用于冬天除雪和工业生产,食用后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南京市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徐英介绍说,工业盐包括亚硝酸盐和含有亚硝酸盐的工业氯化钠等。成人摄入0.2-0.5克亚硝酸盐即可引发中毒,摄入3克即可致死。亚硝酸盐中毒可导致肠源性紫绀,甚至昏迷、呼吸衰竭、心律紊乱、死亡。含亚硝酸盐的工业氯化钠长期小量摄入后对人体危害极大,可能致癌,还可能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胎儿畸形。

  徐英表示,从临床接诊的案例来看,存在工业盐摄入高风险的人群包括边远地区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应当对这些人群加大宣传力度,避免购买非正规厂家生产的廉价盐。江苏省盐业管理局局长童玉祥认为,这一假盐案暴露的问题值得警惕,但人们没必要过分担心,只要从正规商场和超市购买食盐,一般不会买到假盐。据介绍,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正规食盐每包都有独立的物流码,物流码重复或者包装不规整的就有可能是假盐。

  “门槛低、成本低、利润高,是假盐流入市场的根本原因所在。”泰州市公安局局长赵建生分析认为,本案及其他一些假盐案中,不少犯罪分子都有制售假盐的前科,这些人之所以屡犯,关键在于工业盐销售监管乏力,处罚力度不够。

  更令人担心的是,工业用盐有进入食盐市场的“冲动”。据了解,目前全国每年盐产量约9000万吨,其中约8200万吨是工业盐,食盐仅有约800万吨。而全国每年盐产能有1.1亿吨,产能严重过剩导致工业盐过剩。在暴利驱使下,如果监管乏力工业用盐极易流入食盐市场。

  赵建生等人士建议,应完善工业盐生产、运输、使用环节的全流程监管,像监管危险化学品一样,对工业盐进行监控,并要求生产企业建立健全相关生产、销售台账记录,防止工业盐违法进入食盐市场。

  童玉祥表示,今后,食盐专营制度可能逐渐淡出,届时,全国的食盐可随意流通,仅从产地上就难以识别。因此,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协调完善食盐流通监管体系。

  (新华社南京7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