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积极做好三夏准备工作全力夺取夏粮丰收
当前,距烟台市小麦大面积收获还有不足半个月的时间,全市各级农业部门齐心协力,抢时间争主动,全力做好三夏生产各项工作。
——气象条件良好,夏粮有望再获丰收
自去年秋种以来,全市平均降水量166.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7.5毫米,较去年同期偏多3.3毫米;全市平均积温1695.4度,较常年同期偏高167.6度,较去年同期偏低84.2度;全市平均日照时数1519.5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少58.0小时,较去年同期偏少63.0小时。气象因素总体有利于夏粮生产。全市小麦面积218万亩,较上年增加17万亩;预计今年小麦平均单产390.9公斤,同比增8.5公斤,增幅2.2%;总产85.4万吨,同比增8.2万吨,增幅10.6%。小麦产量构成三因素分别为:亩穗数36.6万、穗粒数33.6粒、千粒重37.4g,较上年分别增加0.7万、0.1粒和持平。
——狠抓组织发动,搞好生产服务
“三夏”生产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涉及面广,为抓好三夏生产各项工作,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制,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随时报告“三夏”生产有关情况,避免工作被动造成损失。加强“三夏”农情调度,及时掌握“三夏”生产动态,加强生产指导和技术服务。组织各级农技人员分赴各县市区,深入到田间地头生产第一线,指导加强小麦后期管理、推广夏玉米优良品种和玉米机械化直播技术、落实夏种夏管各项措施,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全市共派出各级三夏工作组30多个,深入三夏生产一线的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达600多人次,发放夏种夏管技术措施明白纸7万份,培训农民16万人次。
——开展“一喷三防”,提高单产水平
市农业局在莱州召开了小麦“一喷三防”及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会议,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大力推广小麦“一喷三防”技术,通过将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微肥等混配喷雾,达到防病虫、防早衰、防干热风、提高千粒重的目的。各地从小麦孕穗期开始,间隔7~10天叶面喷洒1次,已连续实施2~3次,有效降低了田间虫口密度,遏制了小麦白粉病、锈病的发病趋势,延长了叶片功能期,为增加粒重、提高单产奠定了基础。
——强化农机调度,完成作业准备
各县市区提前抓好农机具检修和机手培训,发挥全市2000多家农机维修和经销单位的骨干作用,帮助机手搞好机械检修调试,全市已检修各类拖拉机20多万台套,联合收割机5300余台,玉米播种机1.6万台。推行订单作业和跨区作业,引导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等农机服务组织开展跨区作业、订单作业等社会化服务,共发放农机跨区作业证1000余个,设立了70多个“跨区作业接机服务站”,为机手提供接机、引机和中介服务。以农机合作社为骨干成立30多个小麦机收应急服务队,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小麦能及时收获,颗粒归仓。
——落实关键措施,奠定全年丰收基础
加强宣传,引导农民收种兼顾,大力推行玉米抢茬机械直播,做到小麦收割一块、播种一块,千方百计加快夏播进度。搞好农机农艺结合,把玉米“一增四改”、秸秆还田、配方施肥、药剂拌种防治粗缩病等关键技术落实到位,努力提高播种质量。组织开展玉米、花生高产创建活动,辐射带动全市大面积均衡增产,全市落实玉米、花生高产创建示范片25个。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工程,普及标准化生产,综合防治病虫草害,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克服靠天等雨的麻痹思想,积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水源,努力扩大浇灌面积;大力推广旱作节水技术,做好农田保墒、增墒工作,推广郑单958、浚单20、登海3622等高产抗旱品种,推广应用机械化贴茬直播、中耕除草、秸秆覆盖、适当增施磷钾肥等技术,促进一播全苗。(烟台市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