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把脉山东梆子现状及发展
“月儿圆啊月儿圆,圣水河边手儿牵,月儿不眠河不干,心儿不变爱百年……” 10月28日晚,随着《月牙歌》的再度响起,山东梆子现代戏《圣水河的月亮》在梅兰芳大剧院落下帷幕,也标志着“山东梆子进北京——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山东梆子精品剧目展演”活动圆满收官。
展演结束后,“山东梆子振兴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近年来,异军突起的“山东梆子现象”备受瞩目,山东梆子剧目、剧种与人才的发展现状也引来专家、观众热议。
拓宽剧目创作理念
“进京展演的4台山东梆子戏,《两狼山上》据传统剧目改编,《萧城太后》是新编历史剧,《古城女人》是抗战题材作品,《圣水河的月亮》是现代戏,各有侧重,各有风格。”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中国戏曲学会会长薛若琳认为,展演活动体现了山东在剧目创作上的“三并举”思路。
在关注剧目创作的丰富性之外,如何创新剧作理念,以回应时代现象、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成为热点话题。谈及《圣水河的月亮》一剧,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陈鹏认为,现代戏在以生活化的视角讲故事的同时,还要敢于对既有的社会问题作出回应。“该剧中展现的女人留守、被丈夫抛弃等现状,实则是中国社会转型发展中必然经历的阵痛。强化在这个‘大背景’下人物的困境和抉择,会使剧中人物塑造摆脱传统的道德评判,更加立体、丰满。”陈鹏说。而对于两部历史题材作品,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季国平建议,历史剧创作依托史实固然重要,同时也应该以今人的视角对历史作出大胆解读,深入开掘潜于史实中的人性内涵。
“现今剧作理念不断拓展、舞台手法渐趋多元,但文艺创作观照灵魂的本质属性不能丢弃。”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万素认为,山东梆子剧目创作在展现齐鲁地方戏曲风格的同时,还应挖掘山东文化的个性元素,给人以内在的精神认同。
剧种发展曲为宗
在剧目创作外,山东梆子发展现状亦受到专家关注。“剧种发展依靠剧目、人才、声腔音乐3个必要条件,其中,声腔音乐是剧种的灵魂。”山东省艺术馆原馆长、研究馆员高鼎铸坦言,山东梆子在“十艺节”前一度沉寂,根本原因在于声腔音乐发展的萎缩。
“山东梆子与豫剧同宗,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差距却逐渐拉大。以王基笑为代表的新音乐工作者加入豫剧创作,吸收了当地的音乐元素,创作了《朝阳沟》、《李双双》等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剧目,男腔、女腔均获得较大推进。而山东梆子错失了这个发展时机。”高鼎铸认为,山东梆子在历史发展中走了两条错路,其一,为区别豫剧,丢弃了一些共有的板式、曲牌,导致家底越来越薄,其二,在豫剧形成广泛影响后,模仿豫剧,奉行“拿来主义”,亦丧失了剧种自我发展的动力,致使声腔艺术逐渐衰落。
“作为有300余年历史的地方性大剧种,山东梆子尽管在一段时间内面临困境,但仍有雄厚的剧种积淀和群众基础,它丰富的剧目体系、齐备的行当特征,是‘三小戏’难以比肩的。”高鼎铸认为,“十艺节”的举办与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山东梆子振兴创造了外部条件,同时,山东梆子的发展也应注重内省。他建议,山东梆子的未来发展一方面要运用山东素材丰富其声腔音乐,另外,还要发挥山东梆子已有的特点而又不固守传统的老路。
推动人才培养“联动机制”
“徽剧、汉剧、秦腔等剧种都是在京城站稳脚跟后,再逐渐发展、流布并形成影响,由是构成了一部‘活’的中国戏曲史。在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中,古希腊悲剧和印度梵剧都已断裂了,唯有中国戏曲在不断的交流、汲取中显露生机。”万素认为,山东梆子进京展演活动,既活跃了戏剧生态,又对于推出剧种、人才、剧目有着深远影响。
谈及山东梆子后备人才建设,戏剧专家王蕴明建议,山东梆子振兴应学习昆曲跨院团联动的人才培养经验,保证全省一盘棋,培养一批优秀青年演员、作曲人才,还要敢于给主要演员“吃偏饭”,打造在全国叫得响的山东梆子领军人物。
另外,王蕴明还呼吁加强对山东梆子的艺术研究。“要深挖‘老传统’,弄清有多少家底,如常演的剧目有多少出,区别于其他梆子声腔的核心音乐是什么;另外,还要固化‘新传统’,把长期以来山东梆子与地方民俗、乐曲融合后形成的新风格稳定下来,经常性地运用于创作中,加以推广普及。”王蕴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