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湿地日”话东营湿地

02.02.2016  22:23

湿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湿地滋养和哺育着人类社会,使其从无到有,发展壮大,生生不息。为强调湿地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促进湿地的合理利用,湿地公约将2016年2月2日世界湿地日的主题确定为“湿地关乎我们的未来:可持续的生计”。

 

湿地更是东营的优势自然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极其重要。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高效生态的发展路子,把湿地保护和恢复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积极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和提高湿地生态功能,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湿地资源现状

 

1、东营是山东省湿地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全市各类湿地面积55.21万hm2,有近海及海岸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等5类14型。其中自然湿地(包括近海与海岸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38.92万hm2,占湿地总面积70.5%;人工湿地16.29万hm2,占湿地总面积29.5%。东营市陆域湿地面积(除去浅海水域类型面积)28.77万hm2,占湿地总面积的52.11%,占国土面积的36.32%。

 

2、湿地生态系统是东营的主体生态系统。东营湿地是全国六大最美的湿地之一。全市拥有湿地、海洋和森林三大生态系统,其湿地生态系统面积大、比重高,既连接着海洋,又与森林交叉分布,是整个生态系统的桥梁和纽带。东营湿地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尤以鸟类居多而重要,在1529种野生动物中,鸟类占有367种,约占全国鸟类种数的21%,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2种,属国家二级保护鸟类49种,每年迁徙鸟类达600多万只,被誉为鸟类重要的“国际机场”和栖息地。东营湿地植物富集,常见木本植物有70余种,国家二类保护植物——野大豆分布广、数量大,具有很高的研发价值。

 

3、湿地资源是东营的立市之本和发展之基。东营是建立在湿地之上的一座新兴城市,海拔低、湿地面积广,湿地资源是展现东营形象的重要“名片”,集中反映了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的本底特色。然而,湿地也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湿地孕育了共和国这块最年轻的土地,湿地生态质量很大程度地反映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深刻地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可以说,东营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湿地开发利用史。同时,湿地也是东营生态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吕剧文化、石油文化、红色文化、农垦文化、海洋文化等都与湿地文化息息相关,众多音乐、美术、摄影和文学等艺术创作源于湿地平台,湿地文化彰显了东营文化的丰富内涵。

 

二、保护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东营生态环境脆弱,是制约“黄蓝”经济区建设的突出矛盾。为改变这一现状,近年来,东营市坚持科学发展,坚持环境立市、生态优先,切实加强湿地保护,打好生态品牌,做好高效文章。

 

1、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湿地有效的措施。1990年,东营市依托一千二林场、孤岛林场、大汶流草场以及周边区域建立了黄河三角洲市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5.3万hm2。1991年、1992年,自然保护区连续晋升为省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标志着东营市湿地保护管理进入了法制轨道。自建区以来,自然保护区在湿地保护、湿地恢复、湿地科学研究、湿地旅游开发和珍稀濒危鸟类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加入了“《人与生物圈》(MAB)网络”、湿地国际亚太组织“东亚—澳洲涉禽保护区网络”、“东北亚鹤类保护区网络”,被列为我国湿地、水域生态系统16处国际重要保护地点之一。

 

2、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充分利用湿地资源优势,结合造林绿化,实施了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  。从打造“黄河水城”入手,通过广利河综合治理,贯穿明月湖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清风湖公园、金湖银河公园,把河流、湖泊、水库贯通一体,构建起“九横十纵”的城市主干水系和环城水系,使湿地景观资源与城市居住空间有机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居住和休闲环境。同时,还在全市实施了集林网、路网、水网为一体的“三网”绿化工程,林水结合,增绿造景,贯通水系,城乡建设品位大幅提升,彰显了“湿地之城”的美丽所在。

 

3、大力推进湿地资源的依法保护。为了建立健全湿地保护利用制度,东营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出台制定地方法规。2010年6月,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意见》。2011年9月,市政府又制定出台了《东营市湿地保护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林业部门是湿地行政主管部门,明确了湿地保护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把湿地保护和恢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这是东营市湿地保护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今年,又把《东营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纳入了规范性文件出台计划。在加快法规建设的同时,东营市积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大力查处破坏湿地资源的违法行为,既教育了广大群众,又震慑了违法分子,促进了湿地恢复性增长和提高。

 

4、科学规划,逐步恢复,充分发挥湿地生态效益。2010年5月至2011年2月,东营市委托国家林业局规划设计院编制了《东营市湿地保护总体规划(2011-2020年)》,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湿地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整体布局,提出了湿地保护管理的政策措施,填补了东营湿地保护的空白。2011年2月份通过了专家评审委员会的评审论证,8月份市政府批准了这个规划,并要求市林业局抓紧组织实施。为阻止湿地功能减退,近年来,东营市对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汶流、黄河故道等区域湿地进行恢复建设,并利用黄河调水调沙试验,开展了黄河三角洲生态调水暨刁口河流路恢复过水试验,湿地萎缩、功能退化得到有效缓解。

 

5、积极开展湿地资源的调查监测和科学研究。坚持科技支撑,促进健康发展。1995年至1996年,东营市首次对湿地资源进行了调查,2012年,东营市依据国家最新湿地调查技术规程,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对湿地资源进行了复查,全面掌握了湿地资源的消长变化。在此基础上,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对湿地生态系统演替、湿地开发利用、湿地环境影响、湿地修复、生物多样性等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对做好湿地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2011年8月,中国科学院在东营市建立的“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省林科院承担的国家林业局“黄河三角洲森林和湿地定位研究站”项目等,这些高规格科研机构的进入和定位研究站的建设,把东营市湿地科学研究工作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6、建设湿地公园,加快湿地保护步伐。东营市现有省级湿地公园8处,2013年10月,省林业厅批复了东营市河口区鸣翠湖、广饶县支脉河、垦利县天宁湖、垦利县兴隆、利津县沾利河5处省级湿地公园建设《总体规划》,2014年12月批复了东营龙栖湖、利津凤栖湖、广饶孙武湖3处省级湿地公园建设《总体规划》。在上级业务部门支持下,植被恢复及景观绿化、水系治理、护坡工程、生态补水、景观建设及配套设施、基本建设等项目正逐步得到实施。

 

通过加大湿地保护,湿地植被得到恢复,物种多样性明显增加,人与自然更加和谐。例如,东营市鸟类数已由建市初的265种增加到367种,约占全国鸟类种数的21%,象东方白鹳等许多候鸟变为了留鸟,在东营市大量繁衍生息。由于出色的保护工作,2010年,东营市被中国野生动物协会授予“中国东方白鹳之乡”称号。伴随着湿地物种的增多、生态功能的恢复,东营市湿地生态旅游和休闲观光产业快速崛起。黄河入海口、龙悦湖、清风湖、民丰湖、孙武湖等成为生态旅游的重要载体。尤其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成为全省最富发展潜力的生态旅游区,每逢假节日游客达到上万、几十万人,湿地已经成为推动东营市旅游业加速发展的重要引擎。东营得天独厚的湿地生态系统和良好的湿地保护工作,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最近十几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来东营视察,都对东营市生态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提出了殷切希望。2009年10月18日,胡锦涛同志视察东营时说,“你们通过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明显改善了黄河入海口的生态环境,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巩固成果,把这件造福当代、泽被子孙的好事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湿地保护,展现了形象,提升了知名度,东营“湿地之城”享誉海内外,成为推动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强大软实力。2012年黄河三角洲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13年,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中国湿地文化节暨东营国际湿地保护交流会议,会议形成了意义深远的《东营宣言》。

 

三、下步保护工作计划

 

东营湿地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黄蓝”经济区建设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整体上看,湿地萎缩、功能退化的问题比较严重,保护与开发的矛盾还比较突出。

 

今后一个时期,东营市将按照“黄蓝”经济区建设要求,认真抓好《东营市湿地保护总体规划》的实施,把湿地保护纳入全市重点工程范围,使之成为继“黄河水城”和“三网”绿化之后又一标志性的生态建设工程。通过加大湿地修复与综合整治,大力推进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积极创新湿地保护管理的体制机制,加强湿地科研和监测体系建设,努力打造全国最富生机“湿地之市”和国家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典范。力争再用3-5年时间,全市湿地自然保护区达到3处,湿地公园11处,水源地保护区6处,初步形成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多种保护形式相结合,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湿地保护体系,湿地保护面积达到22万  hm2,湿地治理恢复面积达到3万hm2,陆地湿地受保护面积达到75%,湿地生态功能显著增强,湿地生态产业显著提升,生态文化和生态宜居显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