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县夯实校地合作基石 推进产学研合作共赢

15.01.2015  10:30

  近年来,东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与山东农大的合作,把“东平县-山东农大校地合作”当作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做好各项协调和服务工作,为山东农大整合社会资源促进人才培养、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创造了良好条件,为加快推进东平农业产业化、科技化、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实现双方合作共赢提高了广阔的平台。

   一是建设科研平台和实验示范基地。 山东农大先后有农学院、园艺学院、水利土木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等在东平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东平县依托特色农业资源优势,根据农大学生的不同专业需求,建设教学科研与就业实践基地,为学校科研、学生实践、就业、创业等创造了良好条件。近年来,先后有7批次260名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来东平开展实践实习活动。双方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校外实践基地作为校地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高校与地方“联姻结对”加快农业科技推广的有效载体。生产示范区。

   二是加大科技项目合作,促进成果转化。 重点开展了小麦、玉米调优栽培信息化技术、新能源植物“芒”的研究与种植、粮食高产攻关试验示范、耕地地力分析与评价、测土配方施肥信息化技术研究、稻屯洼湿地公园建设规划等科研项目,促进了东平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三、建立人才培养平台,实施人才帮扶和技术指导。 以“双向挂职”为契机,加强与山东农大在人才、项目、信息、技术研发等方面的长期合作关系,邀请专家教授定期对农村实用人才进行专业指导,注重解决各项技术难题,通过“传、帮、带”和举办培训班、讲座等形式,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素质,为东平培养一支“永不撤走”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聘请农学院刘鹏教授长期挂职县农业局科技副局长,直接参与东平农业产业技术研讨与指导。双方创建了“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新型体制,每年有30多名农大学生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实习、实践。(东平县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