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依靠模式创新建设“渤海粮仓”

03.02.2015  19:36

          东营市是环渤海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未利用地224万亩,中低产田200多万亩,是山东省“渤海粮仓”建设的主战场。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的统一部署,东营市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创新为先、效益为重,集成资源、示范突破”的要求,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加快探索技术成熟、效益明显、管理有效、可供推广的盐碱地增粮增效模式,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
          一、创新运作模式,实施核心区示范区产业区联建。转变以往政府主导推进的方式,大力实施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运作机制,采取核心区带动示范区、示范区带动产业区的模式,做好“创新在先、示范跟进、产业配套”的文章,计划到2020年建成核心区6万亩,示范区50万亩,配套服务产业产值达到3亿元以上。一是规划建设核心区。明确核心区的技术创新功能,配套建设科研平台、试验基地和专家工作站,集中开展盐碱地粮食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试验和筛选。目前,依托一邦农业公司在垦利县永安镇建成水稻种植核心区,依托汇邦渤海农业开发公司在利津县汀罗镇建成旱粮耕作核心区,总面积发展到2万亩。二是规划建设示范区。明确示范区的技术组装功能,依托核心区筛选的适宜性品种、技术,开展多元化的技术集成和示范。已由8家企业建成示范区17个,总面积达到21.5万亩,其中,水稻种植示范区9个,示范面积15.6万亩,旱粮耕作示范区8个,示范面积5.9万亩。三是规划建设产业区。规划产业区具有配套服务功能,根据示范区粮食生产需求,开展商业育种、农资生产、农机装备、农产品加工等配套产业开发,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增效。目前,金川环境、中天水土等公司已完成未利用地暗管改碱改造15万亩,鑫源牧业公司的粮食育种基地发展到6000亩,华日、天润等公司的小麦、玉米商业化育种能力超过百万公斤,汇邦生物的抗逆肥料生产规模达到200吨/年,一邦公司的水稻育苗、插秧、加工等技术外包收入预计可达千万元,初步培育了改碱工程、良种繁育、菌肥生产、农产品加工等新兴产业。
          二、创新技术模式,推进盐碱地增粮节本增效。针对盐碱地增粮难、成本高、效益低的突出问题,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开展水、土、种、机、肥、耕、管等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了六大技术突破。一是暗管排灌高效改良技术。在熟化暗管改碱技术的基础上,研发了管道封闭式输水排水系统,将传统粗放的“明渠排灌模式”改为节水节地型“管道排灌模式”,既保持了洗盐效果,又节约了耕地和用水,节约率均达到15%以上。二是高抗逆肥料研制技术。自主研发了低成本、高抗逆的邦到系列肥料,通过激发作物自身多重抗性和增加土壤多种有机质,显著提高了作物抗逆能力和增产潜力,经专家试验和测产,邦到系列肥料可完全替代传统有机肥和化肥,在成本不增加的前提下,小麦增产效果达到8.24%,水稻增产达到15.9%。三是智能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研发出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水肥一体化滴灌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智能输水、精准灌溉,土地节水率达到70%,土地利用率提高10%。四是水稻工厂化育苗和机械化插秧配套技术。为切实解决水稻插秧成本高、秧苗成活率低的问题,联合中国农科院水稻所研制了适合东营条件的水稻秧苗育秧盘、育秧播种器和育秧基质,形成工厂化育秧和机械化插秧综合配套技术,为推动水稻产业规模、高效发展奠定了基础。五是耐盐作物品种选育技术。筛选并主推了适宜性耐盐小麦品种“青麦6号”、玉米品种“鲁单9066”、水稻品种“盐丰47”,其中,“青麦6号”去年创造了中度盐碱地最高单产538公斤的全省纪录;“鲁单9066”在中轻度盐碱地上亩产达到517公斤;“盐丰47号”推广面积达到7万亩。六是大田物联信息监测技术。联合山东农业大学建设了山东省“渤海粮仓”农业大数据东营信息中心,采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对全市项目区开展实景监测、数据采集、挖掘分析、监测预警、决策服务,为政府、企业提供了精准有效的决策依据和技术指导。
          三、创新种植模式,实现高效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充分结合东营实际,坚持因情制宜,创新多元化种植模式,推动了“渤海粮仓”高效化集约化规模化建设。一是因地制宜,创新高效化种植模式。坚持从盐碱地改土成本高的实际出发,在充分核算成本效益的基础上,确立了“重度盐碱地发展水稻种植、中轻度盐碱地发展旱粮耕作”的种植模式。重度盐碱区域种植水稻,兼顾灌溉用水和洗盐用水,提高了用水效率,降低了种植成本。中轻度盐碱区域种植旱粮,改碱成本较低,粮食产量较高,增加了综合效益。去年,在全市各类盐碱程度的示范区,水稻和旱粮平均纯收入均达到600元/亩以上。二是因业制宜,创新集约化种植模式。在水稻种植区域,积极探索稻鸭、稻鳅等稻田混养模式,实施动植物共生共作,形成集约化种养模式,提高了复合种养效益。2014年,东营市稻鸭、稻鳅混养每亩纯收入达到3539元和4585元,分别是普通稻田的3.9倍和5倍。在旱粮耕作区域,重点开展了小麦-玉米、小麦-高粱轮作模式试验和示范,通过增加土地复种指数,提高了粮食综合效益。去年实现小麦平均亩产722斤,玉米平均亩产756斤,亩均纯收入709元。三是因企制宜,创新规模化种植模式。充分发挥一邦公司的技术优势,采取订单农业模式,为农户提供统一供应种苗、统一机械插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回购加工等“四统一”服务,在全市快速带动发展了4.33万亩水稻种植示范区。充分发挥正大、坤泽、裕丰等企业的土地优势,通过技术、资本整合投入,建立了11万亩规模化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百姓科技协会联系10万会员的优势,积极开展盐碱地适宜粮食品种、成熟技术的推广,目前带动会员户发展粮食种植面积1.1万亩。
          四、创新管理模式,加快政策资金人才资源集成。坚持政府、企业、高校院所协作推进,创新管理模式,加强政策、资金、人才等资源集成投入,保障了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的有效实施。一是建立国家省市联建模式。积极争取上级指导支持,科技部将渤海粮仓纳入黄三角农高区建设的重大工程,并于2013年4月在东营市举办了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启动会议。省科技厅将东营市作为渤海粮仓建设的重要区域,建立了定期协商制度,并专门安排了指导专家。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为组长、市科技、农业、水利、财政等9部门为成员的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二是建立政策资源集成模式。坚持科技部门牵头,编制了东营市渤海粮仓建设方案,制定了《核心区和示范区认定管理办法》,采取动态管理和考核机制,促进了项目区建设水平的提升。集成涉农部门的政策资源,加大了对项目区农业补贴、农田开发和水利设施建设等政策落实力度。三是建立专项资金集成模式。市科技资金每年设立100万元的专项,支持盐碱地增粮增效关键技术研发。省黄蓝资金列支东营部分建立了200万元专项,重点支持渤海粮仓重大项目建设。争取省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专项资金投入东营1800万元,给予核心区和示范区种肥试验补贴。四是创新人才资源集成模式。坚持人才、平台、基地一体化建设的思路,引入高校院所专家42人,建设了中国北方超级稻产业化中心、青岛农业大学东营研究院、山东农业大学东营农业大数据中心、黄河三角洲海岸农业联合研究中心等重点创新平台,建成综合试验基地1300亩,有效聚集了省内外创新资源,支撑了渤海粮仓建设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