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家事”为何成为两会上关注的“国事”?
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3月5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也是春节的最后一天,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言犹在耳。
而就在4日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大会发言人傅莹专门就家庭暴力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引发了很大的关注。
“家”的话题,在中国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上,事实上早就超越了关门私事的范畴,成为重要的社会建设构成部分。家庭建设对社会建设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一些社会问题,如留守儿童问题、离婚率上升问题、家庭暴力问题、青少年犯罪等,无不与家庭建设出现问题相关。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一个个有关“家”的话题正在引起会内会外广泛关注。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准备提出《关于保障儿童亲子团聚权,根治“留守儿童”问题》的提案。他说,我国是192个参加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国家之一。儿童权利公约明确规定儿童“享有拥有家庭的权利”、“与家人团聚的权利”、“有权受到父母良好的照料”等,而我国与《儿童权利公约》配套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相关法规,对留守儿童的亲子团聚权缺乏硬性规定。
他建议,国家立法机关应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现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统筹协调,增加亲子团聚权的相关条文,制定补充性规定或司法解释,保障亲子团聚权。比如规定外出父母尽可能携带子女,或者外出父母的一方应该尽可能留在子女身边,父母应当关心留守儿童的精神需求,并以各种方式和子女加强日常联系等,严重忽视应等同于虐待罪进行惩罚等等。还应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已有法律法规的相关条款,制定并落实农民工带薪休假等制度,明确提出亲子团聚权,切实保障他们更好地履行监护责任。此外对父母一方陪伴子女的,在就业方面应予照顾等。
家庭教育和家风建设,同样需要大大加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北京市爱加倍关爱家庭促进中心一些专家与两会代表委员呼应,提出了加强家庭教育一系列建议,其中的重点是将家庭教育立法列入“十三五”立法规划,加快立法速度。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千万个家庭的和谐、文明、健康。让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不是一家一户的私事,而是需要从顶层设计方面介入和关注的国事。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