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科86名学生和6名教师历时4个月改建老教室

20.07.2015  18:09

    3月1日开学那天,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园里出现了一只特殊的“施工队”,建筑系2014级的86名学生和6名教师便是队伍的全部成员。他们要在4个月内,改造和装修完一间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教室。

  很快,86名学生分成项目组、方案组、高台组、墙地组、光电组等9个小组,分工协作。前7周,全系师生进行共同设计,教室的每个细节都有数套方案。   但除设计外,整个工程的各个环节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学院提供了2.4万元的教学经费,学生们从社会上拉来总计价值11万元的材料和现金赞助。   铲墙、刷漆、挖地槽埋电线,做“家具”,都是学生亲手完成。“就连电灯,老师都说不让买,要自己做!”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系的大一学生袁璟不无骄傲地说,“那些木材都是我们雇卡车从建材市场拉回来的。”     刷墙是必经“工序”。而在此之前,袁璟要先和同学们一起铲墙。墙要铲很多层,到石灰层的时候“简直铲疯了”。   “书本会告诉我们墙有哪些层,现在却深刻理解了每层的意义所在。”他不无感慨地说道:“如果我们要去给一个潮湿的地方盖希望小学,就会知道要把防水那一层做得厚一点” 。   “装修”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然而这并没有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2015年,建筑系推行教学改革,《建筑初步》这门课程率先尝试——让同学们自己设计改造专业课教室。   牵头的教师之一叫张乾,是一名80后。谈到课程设计的初衷,他回忆道:“我1998年在华科读大一,我们每天很长时间在专业教室上课、画图,那是最重要的地方。”在他看来,对于建筑系来说,专业教室就好像理工科的实验室,不仅有普通教室没有的专业设备,更是一个精神的港湾。   然而这间老教室已经远远跟不上需求。“画图用电脑,这里没有电源插座”,“桌椅陈旧生锈,坐着都不舒服,别说画上一天图”,“窗户面积大,没有窗帘,夏天阳光暴晒”……除了上课,老师和同学越来越不愿意来,专业教室不仅失去了功能,还失去了情结。   张乾认为,建筑设计的初衷,是解决生活的问题、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而建筑系一直以来奉行法国巴黎学院派的教学方式,相比工程性和功能性,更注重绘图和美学设计。钢笔画、写仿宋字这些课程就是典型表现。   “同学们做的设计很多是和现实脱离的。”张乾说,“比如设计博物馆,他们对功能没有亲身体验,就会流于纯形式的探讨,只注重外观的漂亮、空间的美感。相比于此,自己动手设计改造真实的生活学习空间,更有意义。”   地坪工作的开展也给学生们上了重要的一课。为了更专业,他们聘请两个工人师傅协助和指导。同学们在地上挖出铺电线的凹槽,填充的时候找不到水泥砂浆,就在楼外的工地上借了一些。但他们意识到室外的砂浆可能不适用于室内,就去请教工人师傅。工人师傅凭着经验告诉他们“掺点水就可以的”,结果填充后水泥外凸,为了消除隐患,只好挖掉重来。   “我们学会了‘偷工减料’。”一位学生玩笑道,继而严肃地说,“其实这让我们理解了一个行业系统中各个环节间的关系,也让我们思考设计师如何和建造者沟通才能保证设计的呈现效果。”   “真实的环境,真实的需要,真材实料,真实的制作,真实的行业系统,真实对于学习建筑非常重要。”这是建筑系6位年轻老师的共识。   6月28日,耗时105天的工程终于竣工。全木的高台休息区,翻盖的绘图桌,别致的电灯,吸热的格子窗,泼墨的地面……风格复古,装潢别致,瞬间成为了网友口中“别人家的教室”。   然而当老师宣布“这项改造工程就是教学和考核内容”的时候,大部分学生的第一反应是:“这样搞,分数怎么算?”建筑系的王玺老师笑着说:“刚从高中走出来的孩子们,有时候相比能学到什么,更在乎能拿多少分。”   据王玺介绍,这次的评分将摒弃老师单向评价,改用自评加互评,由学生们自己进行,这也是考验和学习的一部分。老师会根据各组的工作量、难度、成果,给一个基础分,组内成员根据基础分数自行调整,乘以不同的系数,老师只给参考意见。   张乾认为,在以前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自己做自己的试卷,而在这次课程中,设计加建造,工作量很大,必须要团队合作。怎样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包容不同的意见,自己的设计不被采纳时怎样调整心态,怎样心平气和地去支持别人被选中的方案,怎样运用民主方法达成共识,甚至怎样管理财务、宣传,怎样在困难的时候坚持……学生额外学到了这些,是这个课程任务的意外收获。张乾说:“在类似社会的真实运作中,他们收获了知识以外的东西,这也出乎我的意料。”   “作为一名建筑系的学生,在这次教室改造中,我学到了很多以人为本的设计知识,还有亲身进入工地施工的实际操作知识。”冯国麟是86名学生之一,热爱建筑的他觉得这次课程改革“让建筑设计的学习不再是纸上空谈”。   然而,并不是所有同学都认可新的教学方式。一些同学表示“更习惯于传统的考核和评价方式”,并认为“与团队合作相比,个人创作更加自由”。   课程改革还有待在争议中不断完善,而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老师们则表示会继续支持这场教育改革的推行。   改造教室并不是终点。据了解,建筑系为山区设计修建希望小学的项目正在灯火通明的313教室筹划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