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改造10%,中低产田增产50多亿斤

02.12.2014  09:53

  耕地是农业赖以存在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对农业具有基础性、约束性、保障性的条件,是粮食和其他种植类农产品生产的命根子。

  “有收无收在于水”,这句流传久远的农谚,反映出水利设施对于耕地的重要性。

  11月11日,记者来到沂源县张家坡镇阳三峪村一处山顶。这里安置着一个巨大的水池,是该镇农业开发项目的一部分,也是修建的若干扬水站的蓄水部分。水泵从山沟中抽水,蓄积此处,再由散布在山间的电力灌溉站引水入林,滋养果树。

  水是果农的命根。村民张怀峰种了4亩苹果树,农业开发项目实施以前,给果树浇水,要用8台简陋的低功率抽水机,从下往上一层层地抽,耗油、耗时、耗力,平均每亩的浇灌成本为200元。而用扬水站抽水,只要到田里拧开出水口就可以了,每亩浇灌成本仅为39元。

  “庄稼旱死了,明年可以再种,果树旱死了,连续好几年都没有收成。”他说,即使旱不死,缺水的果树结出来的果子,个儿小,味道酸涩,价格也上不去。现在用扬水站,最旱的时候都能浇七八遍水,果树丰收就有保证。

  有好收成,还需要运出去。张怀峰说,过去往外运苹果,好走点的路要用小车推,不好走的路就得用担子挑,“经常是辛苦一场,拉到山底,好好的苹果就被颠成了残次果”。

  现在,项目区通了50公里公路,不但往山里运化肥、往山外运林果方便了,还吸引了外地游客来山里观光采摘。

  沂源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马中锋认为,山区梯田,通风通光,昼夜温差大,最适合种果树,主要的制约就是水源和交通。而农业开发项目,则极大促进了水利、道路建设,从而让原来不被利用的土地得到了利用,使荒山变成了良田。“在沂源,未上项目的地区,苹果产、存、销都有困难,百姓需求很迫切,开发任务仍很艰巨。”他说。

  除了没水、没路,我省耕地占优补劣现象严重,长期高强度利用致使土质退化,工业污染和面源污染也在威胁着耕地质量。我省在全国率先行动,于今年启动实施了耕地质量提升计划试点工作,今后将陆续开展土壤改良修复、农药残留治理、重金属污染修复、地膜污染防治、秸秆肥料化利用、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等六项工程,用于提升耕地地力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

  省委农工办原副主任刘同理认为,耕地质量提升投资很大,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耐心。

  中低产田改造,是短期内见效最快的。我省目前高产田有4445.37万亩,中低产田6954.63万亩,中低产田占比高达61%。高产田亩产量970公斤,中产田810公斤,低产田仅490公斤。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农经分团团长高焕喜说,如果每年改造10%的中、低产田,即可增产50多亿斤粮食,实现年增产6%。

  对于耕地质量提升,我省有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农田土地治理等一系列的项目。但各项目改造中低产田面积都有限,以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为例,中央每年十几亿资金,省、市、县配套几个亿,每亩地投入平均1000元左右,每年仅能改造150万亩左右。

  记者从省财政厅了解到,这4项资金每年省以上总投入近100亿元,且投向相近,分别由水利、国土资源等部门负责项目建设与管理。如将其整合统筹安排,将会发挥资金规模效益。

  目前我省在20多个粮食生产大县(市、区)开展涉水涉地资金整合,做到资金“三个统一”和项目“五个统一”,即资金统一安排、统一使用、统一管理,项目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标准质量、统一建设实施、统一竣工验收、统一建后管护,真正实现“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出水”,确保形成政策、资金合力。待取得经验后,再研究扩大试点范围,争取逐步在全省面上推开。

  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土地处处长王振修说,随着新型经营主体的兴起,他们正在研究如何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比如说,通过财政资金吸收新型经营主体也加入到土地治理中来,共同恢复和提升耕地质量。”(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