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亚洲迈向“命运共同体” 共同应对发展挑战

07.06.2015  11:28

  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主题为“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在开幕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围绕中国与亚洲国家的经济合作阐述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亚洲市场潜力巨大,加之劳动力、自然资源、社会结构等综合支撑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亚洲地区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亮点。当前,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背景下,如何优化发展战略、推动变革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是亚洲各国和地区面临的共同任务;如何进一步携手合作,建设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应对挑战、创造机遇,是决定亚洲命运的重大课题。

  全球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低增长、低通胀、低需求同高失业、高债务、高泡沫等风险交织,主要经济体走势和政策取向继续分化,经济环境不确定性依然突出。大多数发达经济体无力恢复到危机前的增长水平,而一些新兴经济体则遭遇逆风,难以维持以往的强劲增长,甚至面临金融资产在市场上被抛售的局面。

  亚洲几大主要经济体均面临发展挑战。中国处在主动转型、调整经济模式的过程中,正在积极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印度虽然经济增速较高,但面临基础设施不足等增长瓶颈;日本经济依旧低迷,安倍经济学未能显现威力。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其他经济体对外依赖度较高,加之地缘因素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未来一个时期压力仍然较大。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提出多种合作共赢方案,致力于为亚洲描绘更加美好的未来。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到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工程中,中国从制度安排到模式设计都以积极姿态承担重要责任。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习近平主席阐述了“一带一路”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战略意义,赢得国际社会积极评价和反馈。中国倡导的合作模式瞄准亚洲国家和地区加强经济往来的硬件障碍,以金融合作为杠杆,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区域开放合作新模式,为亚洲打造新未来提供了现实可行路径。

  加大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具有显著现实意义,将为亚洲未来数十年的健康发展夯实基础。在很多亚洲国家和地区,薄弱的基础设施明显阻碍经济发展,亚洲整体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高达每年8000亿美元。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创设,是对原有融资渠道的有效补充,将利用亚洲乃至全球其他经济体的流动性推动亚洲经济升级。“一带一路”建设将惠及沿线经济体,产生多赢效果。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极大促进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优势产能和技术引进来、走出去,实现优势互补,在一个宏大架构中更加科学地配置资源,带动亚洲及沿线其他国家经济增长。

  亚洲“命运共同体”未必像欧洲那样使用统一货币,而是谋求提升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扩大亚洲货币在全球贸易与结算中的使用。长远来看,中国倡导的合作模式将为提升亚洲经济体在全球的重要性以及改善全球金融体系作出关键性贡献。中国正在推动亚洲企业之间及其与全球伙伴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印度塔塔集团与中国小米公司的合作就是一个范例。

  过去半个多世纪,亚洲为全球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开放与合作也使亚洲新兴经济体成为从经济全球化中受惠最多的地区。如今,亚洲国家不仅是全球重要的制造业中心,也为世界经济创新和改革不断注入新动力。未来,亚洲国家和地区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构建良好的国际经济社会秩序至关重要。在可预见的将来,在迈向“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实现“联通亚洲”指日可待。而中国经济的转型与改革,在亚洲“命运共同体”形成过程中将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为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来源:人民日报)

  原标题【 中国与亚洲迈向“命运共同体” 共同应对发展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