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故事 | 建设雄安的奋斗者们
2017年4月1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建设雄安新区是一项历史性工程,一定要保持历史耐心,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稳扎稳打,一茬儿接着一茬儿干。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雄安愿景是实干出来的!新区设立至今,各方有志青年奔赴雄安热土,在这张宏伟蓝图上书写青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听听雄安新区奋斗者的故事。
112天建成智慧园区的奋斗者
112天,在一片荒地上建成由8栋单体建筑组成的24万平米的智慧园区,你惊讶吗?
中建三局的员工周千帆是雄安市民服务中心设计技术部经理。该项目总建筑面积10.33万平方米,规划占地24.24公顷,是雄安新区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窗口,承担着雄安新区政务服务、规划展示、会议举办、企业办公等多项功能。
112天,就是周千帆和同事们建设该项目的工期长度。一砖一瓦,一土一木,周千帆见证了园区拔地而起的点滴变化。
2018年2月19日,工人们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现场施工。
【与时间赛跑】
项目时间紧、任务重。2017年11月,很多员工在公示中标的第二天就赶赴雄安。“我下午接到通知,晚上就赶到这里了,都没来得及带上过冬的衣服!北方的冬天太冷了,零下十多度,穿的一身都是来当地买的。”周千帆的长沙工友陈胜笑着说。
为了园区的建设,中建三局投入了比常规工程多10倍的力量,“我们的作息时间是‘早睡早起’——早上睡觉、早上起床,最忙的时候,连续40多天整个团队都工作到凌晨2点多才休息,早晨8点就又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周千帆说,“园区主打绿色、智能的定位,我们必须保证高质量完成,其中很多高精尖技术也都是我们第一次接触。”
【抢速度保质量】
4000余名建设者战风斗雪、割冰焊霜,20天完成5万米焊缝的焊接作业,焊缝长度连接起来相当于6个珠穆朗玛峰的高度;25天完成12200吨钢构件安装,相当于2个埃菲尔铁塔的用钢量;1000个小时实现所有钢结构单体全面封顶,比同体量工程施工速度快2-3倍!
“工期就摆在这里,不做是不可能的,我们以最大努力来保证速度保证质量,推动设计理念在项目上真正落实。”周千帆说。
2018年春节,是雄安新区成立以后的第一个新年,也是所有新区工程项目建设者在雄安过的第一个年。让周千帆感动的是,工人们十分积极,大年初一一早就主动投入到工作中。
“虽然过年回不了老家,但我们项目上的所有人聚在一起也是一种团圆,我们这一年一起为雄安的建设贡献了一点小小的力量,这也算是我们给雄安、给祖国最好的新年礼物了!”周千帆感慨。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设计技术部经理周千帆。
一砖一瓦,建设者们见证着园区拔地而起的每一步,在小小的量尺里,测量的是匠心的精准。
一土一木,智能设施装备,高端产业示范,在辉煌的梦想里,藏着的是一颗建设智慧新城的雄心!
600篇日记的奋斗者
600篇日记,记录了90后姑娘史润夏从“北漂”回归雄安新区“土著”的心路历程。
【艰苦奋斗“挺值”】
2016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系硕士毕业的史润夏放弃了留在北京发展的机会,回到家乡保定,通过国家选调生政策来到保定市雄县县委组织部。一年后,她来到雄县北沙口乡,担任副乡长,负责乡里的文化、教育及妇联工作。
刷着绿漆的墙壁、摇晃的木板床、一张桌面开缝的书桌……这里是史润夏在北沙口乡政府的办公室,也是她的宿舍。史润夏说,这样的摆设,她只在老电影中见到过。但是,一想到能为乡亲们带了一点切实的改变,她又觉得“挺值”。
史润夏在桌前认真地写工作日记。
【“聊天”讲政策】
史润夏告诉记者,知道雄安新区设立的消息之后,乡亲们经常问她:“雄安引入的产业都是高大上,看着眼花,咱们感到有劲使不上啊,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咱们大多都是种地习惯了,打工习惯了,创业不知道怎么去做啊?”……
于是,史润夏一下班就走进乡亲们家中,坐在老百姓的炕头上,一聊就聊到晚上。本科学习编导专业的她,组织乡里的文艺骨干,用歌唱、快板等乡亲们熟悉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为老百姓讲解政策,让他们实实在在感受到新区设立将会对生活带来的变化。日记里,史润夏写道:“我终于感受到自己的一点点价值。我和乡亲们一样,对新区发展充满期待!”
史润夏和扭秧歌的乡亲们在一起。
年轻的“副乡长”并不好当,除了宣讲新政策,史润夏还得想着给雄县的产业转型支招儿。
【自学“客串”辅导】
雄县从2017年2月开始整治“散乱污”企业专项行动,“散乱污”企业关停了,一些原来在这类企业上班的乡民怎么办?为了发挥当地区位优势,安置劳动力再就业,响应上级号召,北沙口乡开设了电商培训班,邀请专家对乡亲们进行电商经营培训,运用“互联网+”理念,把乡里原有的箱包贸易从线下延伸到线上,促进当地产业转型。
史润夏一方面要安排好电商培训课程,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另一方面,由于一些乡亲是头一次接触“电商”的概念,对专业课程难以理解,她还要时不时“客串”一把辅导老师。对于培训内容,史润夏都要提前弄懂,再将其变成简单易懂的语言,随时给学员们“补课”,并督促他们课下做好实操训练。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乡民掌握了电商技巧,纷纷在电商平台上经营起网店来,线上业务做得风生水起……“‘散乱污’企业关停后,帮老百姓创业致富开一条新路,我能起到一点儿作用,真的很开心。”史润夏在日记里写道。
“雄安新区设立起来了,这里的原生居民也要从思想上、行动上、生活上进行转变,才能更好地跟上新区创新发展的步伐。”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史润夏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能用所学为家乡做点什么,证明自己的价值,真棒!”
雄安新区。
一言一行,年轻的大学生返乡回巢,星星之火照亮一片田野。
一字一语,个人发展小梦想和家国发展大梦想相互交融,辉映出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
双城奔波的奋斗者
程堂仁身兼三种角色——雄县挂职县委副书记、北京林业大学雄安校区的建设者,以及花卉种植资源与育种专家。
每周日下午,程堂仁从北京南站出发,乘坐动车前往白沟镇。1个小时7分钟后,火车到达白沟站,这是距离雄县最近的高铁站。程堂仁还要再坐20多分钟的车到雄县县委。这就是程堂仁双城奔波的“雄安时间”,110公里,也是他双城筑梦的距离。
【打造绿色雄安】
每周的前三天,程堂仁在雄县。周三,程堂仁会按同样的路线返回北京。后半周,出差、立项、研究……程堂仁投入到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忙碌的日常工作中。
被称为“华北明珠”的白洋淀。
保定市与北京林业大学成立了白洋淀生态研究院,作为研究院的专家,程堂仁还参与到雄安新区的万亩“千年秀林”和十万亩“苗景兼用林”项目前期研讨中。
“造林紧锣密鼓地推进,就是要给雄安新区打好绿色底子,成为雄安新区‘蓝绿交织’的底色”。从育种到规模化生产,背后包含的生产链极具生命力:花卉种植将延伸出旅游开发、衍生产品加工等领域,既解决老百姓就业问题,也能不断提升当地老百姓的就业能力和素质,成为乡村振兴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奏响“雄安节奏”】
规划、研讨、对接……多线程的工作让程堂仁忙碌不已。他每天早上7点45分走进办公室,晚上10点前没有下过班,办公室有小铺,加班累了就歇一歇。程堂仁说,很多北京来雄安挂职的干部,“5+2”、“白+黑”,吃住都在办公室……
尽管辛苦,这些挂职的干部工作却很富有激情。大家经常连续工作很多天,不少家在北京的同事,好几个礼拜都没法回家。程堂仁将这些夙兴夜寐的努力,称为对标对表的“雄安节奏”。
“等京雄高铁通车,从北京过来雄安就只要20分钟,到时就方便多了。我这个‘新雄安人’还要继续扎根在这里,为新区发展建设做出贡献。”程堂仁说。
一点一滴,他们是新区规划和发展的智囊,是以智慧令新区蝶变的新型建设者。
一花一草,他们亲眼见证种子化作青苗,苗木变成花园,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画卷正徐徐打开!
鸟瞰雄安新区。
有人曾感慨: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如今,我们可以充满信心地展望雄安新区。放眼未来,美好前景催人奋进。如今,鸟瞰雄安新区,到处是勃勃的生机,到处是奋斗者们温暖向上的笑脸。
时代在变、规划在变、梦想在变,不变的,是新区建设者们一路往前的拼劲、一如既往的初心。执着坚守,不忘初心,雄安建设者仍在青春奋斗的路上!
编辑:孙岩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