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斌:中韩FTA关税减让效果难测 中国企业要未雨绸缪
中国山东网5月6日讯 (记者 张敏敏)中韩自贸区协定完成草签,对以关税为核心的贸易自由化达成了协议,韩国货物关税减让会使中国出口企业获益吗?中国APEC研究院院长盛斌在日前召开的中韩FTA投资贸易论坛上给出的答案是——乐见其成,但是结果充满不确定性,“关税减让是否能让企业获益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中国企业要未雨绸缪。”
中韩FTA对以关税为核心的贸易自由化达成协议
中韩自贸区在2005年3月进行非官方可行性研究;2007年1月开始进行官方可行性研究;2012年5月双方开始正式谈判;2014年11月在APEC会议期间,朴槿惠总统和习近平主席共同宣布达成双方谈判的实质性内容;2015年2月25日,中韩自贸区协定完成草签,现在正等待双方立法机构的批准,预计协定在年内将会生效。
盛斌介绍,中韩自贸区协定一共有22章,除了国民待遇、争端解决机制和透明度等一般条款之外,主要是对货物贸易,特别是对以关税为核心的贸易自由化达成了协议。
中韩自贸区协定中的货物关税减免总体情况为:关税削减的最长过渡期为20年,在20年过渡期之后,中国零关税的产品数目将达到总税目的91%,零关税产品进口额占总进口额的85%;韩国最终零关税的产品税目数量将达到总税目的92%,零关税产品进口额占总进口额的91%。
盛斌认为,任何一个国家在进行关税减免的时候,都要进行和贸易伙伴之间竞争力的评估,比较优势的产品就有攻势利益,比较劣势的产品就要有守势利益。
“从行业方面考虑,关税减让将对中韩双方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新鲜食品与加工食品、木制品、纺织品、服装、皮革制品相对韩国将更占优势,而在化工产品、基本制成品和电器机械以及交通运输设备方面,韩国拥有更强的竞争力。”盛斌分析。
中国出口企业要未雨绸缪 制定长远规划
作为中韩交流合作的“前沿阵地”,威海不仅是中国距离韩国最近的城市,更是韩国企业重要的投资地、韩国商品的重要集散地、韩国游客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如何将区位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是当下威海面临的一大重大课题。韩国货物关税减让会使中国出口企业获益吗?盛斌给出的答案是:“乐见其成,但是结果充满不确定”。
盛斌分析,韩国货物关税减让中国出口企业是否能获益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韩国进口价格是否下降、进口量和进口额是否增加等,而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中国的出口额是否增加。然而,这些因素在实际上又会受到很多因素制约,以韩国进口价格是否下降为例,汇率、市场结构、价格粘性等因素都直接关系到进口价格的涨跌;进口量和进口额方面,又会受到诸如进口需求弹性、经济景气与周期、替代品竞争等因素的影响;此外,其他贸易规制、质量等非价格因素也在其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综上,中国出口企业能否从韩国货物关税减让中获益,还需要看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
面对这一系列不确定的因素,盛斌认为中国出口企业要未雨绸缪,制定企业的长远规划。为此,盛斌建议:一是分部门与产品对韩国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二是加强原产地规则学习与管理;三是谋划未来产能建设;四是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技术、品牌、环境标准;五是以对外投资带动出口贸易。
原产地规则也称“货物原产因规则”,指一国根据国家法令或国际协定确定的原则制定并实施的、以确定生产或制造货物的国家或地区的具体规定。盛斌说,“对企业来讲,只有真正掌握了这些规则,才能真正享受中韩自贸区带来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