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专版:中国共产党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
纵观我们党走过的90多年的光辉历程,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的态度,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扬弃性继承,二是创造性转化,三是创新性发展。
党的理论与实践深刻表明,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有三大要素: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科学方法和基本原理,这是根本指导,是“魂”;二是一定历史阶段的时代主题和中国国情,这是根本依据,是“体”;三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根本基础,是“根”。
齐鲁文化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在今天依然具有巨大的现实价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借鉴作用。
中华民族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伟大民族。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代表中华民族独特品格的精神标识。作为引领中华民族历经艰难斗争走向伟大复兴的核心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从一诞生起,就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如何对待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成为中国共产党发展进程中始终萦绕的一个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我们从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这一精辟论述,可以说是关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系问题的科学回答,是我们在新的历史征途上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指南。
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秉持的科学态度
有一种疑问:中国共产党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激进的反传统思想文化背景下诞生的,新中国建立后发动的“文化大革命”对传统文化又造成了极大破坏,怎么能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呢?回答这一疑问,需要坚持历史的观点、确立时代的眼光,即从党走过的90多年的光辉历程中,从党肩负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使命中进行本质性的审视。在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历史进程中,伴随着对国情认识和把握的逐步深化,对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在如何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上,经历了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从党成立早期革命思维和行为下的激烈批判,到执政思维和行为下的理性对待,再到改革开放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创造性继承与发展——党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上的不平凡历程,既反映了时代主题的转换和中心任务的变化对党的深刻影响,又体现了党的思想认识的不断与时俱进。而就本质和总体而言,中国共产党人的确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
五四新文化运动并不是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和彻底割裂,而是对其腐朽落后东西的无情批判和摒弃,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领导人,大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哺育的知识分子,加上党成立之后即肩负起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因而当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性评价在党内特别是早期领导人中占居主导。陈独秀认为:“国故、孔教、帝制,本来是三位一体”,“像这样的文化,不但没有维护的必要,还应令他速死。”瞿秋白写道:“中国的旧社会旧文化是什么?是宗法社会的文化,装满着一大堆的礼教纲常,固守着无量数的文章词赋;礼教纲常其实是束缚人性的利器、文章词赋也其实是贵族淫昏的粉饰。”由于党正处在成立早期,还未形成较为完整系统的文化主张和思想体系,早期领导人表现出来的这种对传统文化给以否定性批判的态度尽管有些过激,但在当时的背景下是积极的也是必需的。因为没有这种批判,也就不会有思想解放和以后的创新发展。党的早期领导人也都有着深厚的传统教育背景和国学素养,在对影响社会进步的旧思想旧制度进行抨击的同时并没有割断传统文化的“根”“魂”和精神命脉。
随着党及其所领导的事业不断发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和延续五四新文化精神的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出愈益理性的分析与评价,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上,逐步走向成熟与自信。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鲜明提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的任务。他说:“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一重要论述,不啻是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的著名演讲中,更加凝练地指出:“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正是由于确立了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吸收、扬弃性继承的科学态度,形成了党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引领和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辉煌胜利。
新中国建立后,虽然发生了“文化大革命”的挫折,但是就本质和总体而言,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我们党仍然坚持了批判地继承的科学态度。1956年春,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双百”方针。同年8月,他在同音乐工作者谈话中强调,外国的一切科学原理和长处都要学,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东西”,“创造出中国独特的新东西”。可以说,立足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发扬光大,是毛泽东在中外文化关系问题上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60年代初期,毛泽东多次谈到,对中国的文化遗产,应当充分地利用、批判地利用。他说:“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主要是封建时代的文化,但并不全是封建主义的东西,有人民的东西,有反封建的东西。”况且“封建主义的东西也不全是坏的”,“反封建主义的文化也不是全部可以无批判地利用的。”这样一种科学分析,从总体上体现了我们党一贯坚持和倡导的科学态度。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在如何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问题上,升华到一个新的认识制高点。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党的十七大鲜明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评价,深刻表明,中国共产党人愈益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机联系在一起,在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正是这种民族文化自信,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获得了广阔的传承与弘扬空间,正在不断释放出凝魂聚力、提神扬气的时代价值。
纵观我们党走过的90多年的光辉历程,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的态度,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扬弃性继承。这就是加以科学总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立足现实、为我所用。二是创造性转化。这就是深入挖掘和把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使之转化为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精神力量。三是创新性发展。这就是着眼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的优秀文化基因大力弘扬起来,使之在新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光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深深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
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的弘扬者,不仅体现在党的认识与态度上,而且渗透在党的理论与实践中。其中,党致力于领导和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及其历史性飞跃,尤其鲜明地体现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全部理论与实践的集中体现。何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出精辟概括,这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按照中国特点去运用马克思主义,“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带着新鲜活泼的、为中国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而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运用带有中国特性、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乃至中国语言,就必须深深扎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智慧,从而使中国百姓喜闻乐见,成为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根本理论指南和锐利思想武器。
党的理论与实践深刻表明,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有三大要素: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科学方法和基本原理,这是根本指导,是“魂”;二是一定历史阶段的时代主题和中国国情,这是根本依据,是“体”;三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根本基础,是“根”。这三大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得益彰,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了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大众性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深刻而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智慧、扎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在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深入发展的时代条件下和社会实践中进行的。这次飞跃所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中国,要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的重大课题,成功开辟一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并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一伟大成果。这次历史性飞跃所以能够取得辉煌成功,一个根本性原因就是形成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党的优良作风,是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克敌制胜、排除万难的根本法宝。而“实事求是”,就来自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宝库。
“实事求是”,最早见于班固所著《汉书·河间献王传》。在延安整风中,毛泽东古为今用,结合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对“实事求是”作出新的阐释。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这样,就赋予“实事求是”以全新的内涵。正是由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着力于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探索中国革命规律,从而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在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日渐形成并深入发展的时代条件下和社会主义实践中进行的。这次飞跃所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成功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以邓小平理论为基础、包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次历史性飞跃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功,有力开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一个基础性因素,就是确立了以“小康社会”为核心的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而“小康社会”,直接来自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
“小康”,源远流长,最早源出《诗经·大雅》:“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中国儒家思想赋予“小康”以社会意义,把比“大同”社会较低级的社会称之为“小康”。中国儒家思想经典《礼记·礼运》中描绘了理想化的“小康”社会:“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是谓小康。”小康,是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百姓对安定幸福的守望。邓小平将这一通俗易懂且寓意深刻的概念引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形成了著名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生动表达了“中华民族的雄心壮志”。经过30多年的运用、丰富和发展,“小康”这一中华民族的朴素愿望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形成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础,锻造成实现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支点。从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明确提出的“小康之家”,到几年之后邓小平反复论述的“小康社会”;从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谋划,到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确立,“小康”这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智慧的结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实践中愈益彰显出深刻的人文内涵和巨大的政治价值,“小康”思想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具有不可磨灭的基础性意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进一步发扬光大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启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新征程,开辟了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阶段,也开始了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新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逐步形成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则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而坚持的重大战略目标和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在习近平关于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在着力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珍贵思想和智慧,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和实践更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获得了历史性的传承和弘扬,实现了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
——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最鲜明的文化自信元素,也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传承基因。中华民族之所以源远流长、历久弥坚,创造了长达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种自强不息的文化自信。自强不息精神,就是奋发图强、独立自主、孜孜不倦、坚忍不拔、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种精神状态,体现在个人价值方面,就是自我超越、持之以恒;体现在社会价值方面,就是锐意进取、革故鼎新;体现在国家价值方面,就是发愤图强、民族振兴。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崇尚自强不息精神,为谋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前赴后继、不懈奋斗,尝尽艰辛而无悔,历尽挫折而不馁。自强不息,内在地融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价值追求,成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固精神支撑。
——厚德载物。“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与天道运行体现出的刚健自强相对应,大地之势表现出的是博大宽厚。君子应当效法大地的这种德性,具有宽广的胸怀、深厚的修养,包容万物、博采众长。厚德载物精神渗透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民族文化自信的标识。在人与人关系方面,体现为虚怀若谷、宽以待人;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体现为善待万物、和谐共处;在国与国、民族与民族关系方面,体现为协和万邦、和睦共容;在思想文化方面,体现为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继承和弘扬厚德载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能赢得广大人民和社会各界的拥护和信任,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的重要原因。今天,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中国大地,情系广大人民,以博大的文明胸怀包容各方智慧,以宽广的文明视野博采各国所长,更加体现了厚德载物的优秀品格和价值追求。厚德载物,内在地融入我们党的行为与作风,成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锐意革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追求。中华民族所以是一个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秀民族,中华文明所以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最具有历史穿透力和现实影响力的先进文明,就是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锐意改革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文明。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着寻求社会变革真理而上下求索、奔走呼号,耗尽一腔热血;多少改革先行者,为着探索社会变革之路而披荆斩棘、冲锋陷阵,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中国共产党正是在忠实继承和弘扬这种锐意变革、革故鼎新的民族精神中成长壮大起来的,因而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民族文化自信的传承基因,我们党才会屡遭艰险而愈强,历经苦难而辉煌。今天,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历史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和宏伟目标,更加需要我们党站在改革前列,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领导全国人民不断把改革推向前进。锐意革新,内在地融入我们党的理论与实践,成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鲜明精神标志。
——修齐治平。我们的先辈十分注重对治国理政之道的求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无数有识之士的最高价值追求。习近平指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入总结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与经验,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思想,卓有成效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如数家珍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进行了系统总结,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如此等等优秀传统文化要素,体现了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道德追求,“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系列优化治国理政重大战略中,鲜明地渗透着和体现着许多优秀传统文化要素。比如,民为邦本、以民为本,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礼法合治、德主刑辅,居安思危、改易更化,夙夜在公、勤政为民,廉洁奉公、两袖清风,如此等等优秀传统文化要素,经过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力倡导和全党的躬身实践,已经有效地内化为党的执政理念、外化为党的执政形象,成为深入推进“四个全面”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宝库中,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思想独到的齐鲁文化,不啻是价值最大、影响最广的传世瑰宝。齐鲁文化具有包容互鉴、慎思笃行的科学精神,具有德法互济、讲信修睦的治国主张,具有崇尚气节、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具有以德立人、以仁化人的人文情怀。齐鲁文化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在今天依然具有巨大的现实价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借鉴作用。习近平明确指出:要“用好齐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为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中之重。我们应当秉承党的光荣传统,深入挖掘、精心研究、大力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让这一历史瑰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新的社会实践中释放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
(作者: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 包心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