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第一村"三代人的别样生活与期许
“您现在看到的这张满是红手印的纸就是当年小岗村农民冒险签下的土地承包责任书”,在“大包干”纪念馆,这是讲解员韩苗苗迎接每一批游客的开场白。
“为什么纸上有21个名字?”
“有一个名字重复出现了两次,还有两位参与者,他们当时没有在场,手印是家人帮着按上去的,没有法律效力,所以是十八位村民”。面对游客的提问,韩苗苗回答得游刃有余。
韩苗苗说,每当看到这十八个名字中的“韩国云”时总会有一种自豪之情。韩国云是她的爷爷。
这个纪念馆坐落于安徽省凤阳县小溪河镇小岗村,本是一个中国内陆省份里的穷乡僻壤。1978年的一个冬夜,正是在这个小村庄,18位庄稼汉以“托孤”的方式签订“秘密协议”,并按下手印,分田到户,搞起“大包干”。18个红手印催生的家庭联产承包制最终上升为中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由此拉开。
“就是为了吃饱肚子、不讨饭。”仍然健在的“大包干”严金昌如此解释36年前他干过的那件事。回顾起72岁的人生经历,36岁无疑是他最重要的转折点。
当时已是9口之家的严金昌家买了2斤猪肉准备过大年,孩子的妈妈想等着在外讨饭的严金昌回家后做顿有点肉味儿的年夜饭,把肉放在一个篮子里挂起来,结果被猫扒下来被狗吃了。一家人过大年没闻着肉味儿。
正是这种少吃无穿没有住、一遇灾就外出要饭的没有退路的生活,才会有当年“托孤”的举动。“签字时心里不是个滋味,心情沉重、难过。眼泪往心里流。为了活路,干了。”
在自家经营的农家乐“金昌食府”里,严金昌告诉记者,对目前的生活“满意,但不满足”。
“现在是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穿什么穿什么”,问及收入,老人家保守地笑了,大概六位数!
如今,子女都有各自的生意,严金昌坦言,他现在的生活水平在村里名列前茅。“如果现在小岗人都能过上我这样的生活,就满足了。”这是他眼前的心愿。
因为当年的壮举,严金昌变成了小岗村的明星,无数次面对镜头和话筒回忆当年讲述现在。当不再为吃穿用度发愁后,他养成了阅读新闻、关心时事的兴趣,村里还会定期组织这些“大包干”聚会通报活动,从国家大政方针到村中具体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