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方案全球受惠 一带一路互利共赢

16.05.2017  15:45

    编者的话

  “不仅是为我们自己,也是在为我们的下一代打造更美好的未来”“中国投资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有了‘一带一路’,我们的命运改变了”……很多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嘉宾对于“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变化都有切身感受。

  政策对接不断深化,实现“一加一大于二”;合作项目不断推进,互联互通不断延伸……4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欢迎和积极参与,取得丰硕成果,不仅拓展了国际合作发展新空间,也为沿线各国民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体现出这项规划长远、落地有声的世纪工程的强大生命力。

  “一带一路”建设展示了促进全球和平合作和共同发展的中国方案。“我们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会重复地缘博弈的老套路,而将开创合作共赢的新模式。”习近平主席对合作共赢理念作出精辟阐释。

  “一带一路”建设体现了携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国经济平稳增长,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提供了持续强大的动力。中国的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取得的沉甸甸的成果预示着,这一由中国首倡、各方共同打造的全球公共产品必将焕发出更大的活力。

  相信中国的强大执行力

  “习近平主席的演讲非常精彩,‘一带一路’建设能给整个世界带来和平与繁荣。这次论坛的成功举行,也意味着‘一带一路’建设进入了新阶段。”现场聆听了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的演讲,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有话想说”。

  作为一家致力于推动中英贸易关系发展的民间机构的主席,佩里对贸易往来有发言权。“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我非常认同。‘一带一路’旨在打造亚非欧大陆的互联互通,这将让沿线国家依托各自优势,打造发展共同体。”

  佩里说,近年来,中英两国在伦敦人民币离岸中心、欣克利角核电站、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等领域,保持了密切的沟通,中英关系进入了黄金时代。

  多次来华,佩里对中国的发展极为钦佩。眼下,英国正在筹划修建从伦敦到伯明翰的高铁,佩里也因此有个心愿——“希望看到中国高铁的成功经验能在英国复制,期盼着两国政府和企业界在这一领域加强对接。”他对未来充满信心,因为他“相信中国的强大执行力,‘一带一路’的宏大愿景一定能变成现实。”

  (本报记者张梦旭)

  用好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机遇

  “‘一带一路’建设富有远见。它最重要的不仅是能实现什么目标,还包括如何把它变成一个个具体的步骤。”中欧数字协会主席鲁乙己很看重这个“目标与步骤”。

  “如果一个城市有了好的基础设施,就可以更好地吸引来投资。数字行业的基础设施可以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鲁乙己说,我们要推进数字行业的改革,尤其要为5G这样的新行业的发展创造出新的基础设施。

  “今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仍有很多人不能上网。我们必须确保‘一带一路’倡议覆盖区域没有数字鸿沟,更多人都能用上网络,每一个人都有机会从中受益。”鲁乙己说,未来,一旦人们有能力建立一个关键的数字基础设施,就可以极大地激励相关国家发展经济。

  鲁乙己表示,中国是4G行业的全球领导者,中国也有非常领先的技术公司。中国应该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加速推进5G行业的发展进程。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5G技术,我们就可以创造出“智慧城市”等新概念,这是我们和5G相互联系的未来。

  (本报记者暨佩娟)

  “我们的命运改变了”

  “在别人干渴时给予的一滴水,未来将变成天长地久的友谊。”巴基斯坦小伙子纳赛姆始终铭记着这句谚语。在高峰论坛“增进民心相通”平行主题会议上,纳赛姆向嘉宾们回忆起他的成长故事。

  纳赛姆的家乡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曾是一个方圆数公里内找不到一所小学的小渔村,贫穷长期困扰这里的民众。直到去年,由中国捐建的当地第一所小学——法曲尔小学落成,当地350名儿童从此获得了学习的机会。这所学校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不仅是由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出资,更是由当地一位老人捐献的土地,这位老人,正是纳赛姆的父亲。

  老人那块750平方米的土地,可以卖900万巴基斯坦卢比(约合55万人民币),但他毅然捐给了学校。纳赛姆说,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巴基斯坦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中方帮助当地发了电,建了公路、学校,还给像他这样有志学中文的人提供了去中国深造的机会,“我们也有义务与中国兄弟携手努力,建设好‘一带一路’。”

  在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的协调下,纳赛姆现在中国河南工业大学学习,他希望学成后能够回到家乡瓜达尔港,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当中。“当地人都很喜欢‘一带一路’,喜欢中巴经济走廊,因为它带给我们希望。有了‘一带一路’,我们的命运改变了,收入比以前翻番了。”

  (本报记者焦翔)

   “我见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尼泊尔新兴报》记者南达·拉提瓦力这次来中国参与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报道。他自己也带来了许多故事。就在高峰论坛举行前,尼泊尔同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备忘录,南达·拉提瓦力告诉记者,这对尼泊尔来说是“最正确的决定”,“一带一路”建设将给尼泊尔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帮助尼泊尔摆脱封闭、贫穷。

  在南达·拉提瓦力看来,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中国和尼泊尔都是好朋友、好邻居和好伙伴。他特别提到,北京白塔寺是由尼泊尔工匠设计和修建的,是尼中友谊的象征。现在,中国是尼泊尔最大的外商投资来源国。中国在尼泊尔的投资涵盖了水利、工业、机场建设、旅游业等广泛领域。“中国投资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尼泊尔民众的生活水准,这是我在尼泊尔采访报道时见到的实实在在的故事。”

  说起中国的一句名言“要想富,先修路”,南达·拉提瓦力说,这对多山的尼泊尔尤其如此。现在,中尼跨境铁路正在研究之中,一旦建成将给尼泊尔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南达·拉提瓦力说,“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提升不同国家、民族和人民之间的沟通,其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将给尼泊尔和众多国家带来共同繁荣。

  (本报记者于景浩)

  项目落地培养大批技术工人

  见到印度尼西亚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副主席尤素夫·瓦南迪时,他刚结束一场智库会议。耄耋之年的瓦南迪精神奕奕,“这次来北京参会收获非常大,我感到很满足。”

  印尼雅万高铁项目贷款协议14日在两国元首的见证下正式签署,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第一单进入快速实施阶段。“这是‘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尼落地的标志性项目,我熟悉它一路走来的每一步,看到项目的技术准备全部完成,我感到由衷喜悦。”瓦南迪说,通车之后雅加达至万隆的旅行时间将从3小时缩短至40分钟,还会给沿线地区经济产生极大的拉动作用,有望形成一条高铁经济带。

  “印尼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首倡之地,和‘一带一路’倡议有着很深的渊源,”瓦南迪说,“基础设施建设是印尼国家战略‘建设全球海洋支点’的优先领域,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设施联通高度契合。”

  “一带一路”倡议诞生近4年,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前往印尼投资兴业,路桥、港口、电站、水坝等一大批基建项目已经落地;更可贵的是,这些项目帮助一个个靠天吃饭的小渔村实现了现代化,也为印尼培养了一大批技术工人。“‘一带一路’前景广阔,印尼需要抓住新机遇。”瓦南迪说。

  (本报记者庄雪雅)

  “让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

  个子不高,说话慢条斯理的桑吉瓦,是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科伦坡港口城项目的一名优秀工程师。他与中国的缘分从1992年在清华大学求学时就开始了。

  科伦坡港口城是目前斯里兰卡最大的外国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桑吉瓦的工作职责之一就是与科伦坡市政设施供应部门对接,推进港口城的配套设施建设。桑吉瓦待人宽厚,是公认的“好脾气”。可就是这样一位性格随和的人,有一次也跟人“急”了。

  为了保证港口城项目顺利推进,需要与科伦坡水务局协调市政供水并争取两个水源供给。经过多次沟通未果。有些着急的桑吉瓦动情地说:“确保港口城用水安全是斯里兰卡政府和港口城项目公司共同的责任,未来将有25万人在这里工作生活,一个水源肯定不够。帮助项目建设,就是在帮助我们自己!”最终,经过桑吉瓦和水务局的共同努力,问题得以成功解决。

  “斯里兰卡需要更多像港口城这样的项目带动经济发展,这也是我应聘到港口城工作的重要原因。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化,希望更多斯里兰卡人去中国学习,更好地建设自己的国家。”桑吉瓦说,“中国同事经常讲一句话,我非常喜欢:让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本报记者金正波)

  播撒“未来通信种子”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中乌关系,之前我们最常用的是‘我爱你’,现在用得更多的是‘中国制造’。”正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信息技术大学读大三的乌鲁格别克·伊斯玛托夫说话很风趣。在“增进民心相通”平行主题会议上,伊斯玛托夫和三位小伙伴一起,兴奋地演唱了乌兹别克斯坦歌曲。

  伊斯玛托夫所学的专业是信息安全,近日刚参与了中国华为公司组织的“未来种子”项目。在他看来,华为公司帮助乌兹别克斯坦培训了大量的信息通讯技术行业的优秀人才,是为这个60%人口都是青年的国家带来的更大机遇。

  “中国参与了很多国际商务事宜,不遗余力地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伊斯玛托夫举例说,2014年12月,华为公司塔什干子公司启动了“未来种子”项目,每年和塔什干信息技术大学共同选拔出10名优秀大学生前往华为总部参加培训。到现在,华为已和全球280多所大学合作,使近3万名学生从中受益。

  尽管只有24岁,伊斯玛托夫已经开始创业,他在塔什干开了自己的媒体公司,雇佣了大约30个人。“中国创造出了很多帮助我们发展本国经济的方法。今后,我们和中国做生意就更容易了。”

  (本报记者暨佩娟)

  “为下一代打造更美好的未来”

  “我女儿今年已经9岁了。在我看来,‘一带一路’建设传递的理念,即不同国家携手合作,找到开放、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不仅是为我们自己,也是在为我们的下一代打造更美好的未来。”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会场,英国伦敦金融城亚洲事务大使马雪莉如是说。

  马雪莉的工作是在伦敦与亚洲、与中国之间建立起更密切的联系。英国公投“脱欧”之后,建立这样的联系变得越来越重要。“‘一带一路’建设涉及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英国在这方面同样有需求。习近平主席在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提到的‘英格兰北方经济中心’,就是一个例子。”

  在马雪莉看来,刚刚开通的伦敦到义乌的中欧班列,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今天的世界,人们都在讨论‘不要丢下任何一个国家’,强调发展要有包容性。这趟列车正体现了这样的理念。”

  “一带一路”建设中,伦敦的受益空间很大,马雪莉认为。伦敦金融城在绿色金融方面有专长,而践行绿色发展的新理念正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涵。伦敦的审计、咨询、保险、资产管理等服务行业都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找到机遇。

  (本报记者胡泽曦)

   昔日小渔村面貌大改变

  西玛·卡米尔是巴基斯坦联合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执行总裁。2017年是她与中国人合作的第八个年头,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运营的巴基斯坦瓜达尔港自由区起步区建成在即,卡米尔服务的银行已经成功入驻园区。

  自从中巴携手共建“一带一路”以来,卡米尔的工作量比以往翻了好几番,但是她却说自己“忙并快乐着”。“‘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巴务实合作带来了强大动力,明天一定会更好!”

  资金融通是国家发展乃至区域合作取得成功的关键。卡米尔坦言,以巴基斯坦自身的经济实力与融资能力,还难以满足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刚性发展需求,“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提出资金融通,这恰恰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发展的缺口问题。”

  “资金融通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带来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卡米尔说,“‘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如火如荼。例如在瓜达尔港,由中国援建的法曲尔小学已经投入使用,有效地改善了这个昔日小渔村的面貌。这一切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本报记者宦翔、王观)

  比雷埃夫斯的新希望

  “头两年,我们一直在做比较,原来什么样,后来什么样。现在索性不比了,因为没什么可比性了,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专程到北京来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中远海运比雷埃夫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PCT)的商务经理塔索斯·瓦姆瓦卡迪斯是土生土长的比雷埃夫斯人,中国企业的到来,给与他一样的比雷埃夫斯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2009年,PCT成立,塔索斯从一开始就见证了家乡和家乡人的改变。

  不仅仅是因为有全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新一代的设备、有高水平的技术培训,塔索斯告诉记者:“工作在这里的人们还有了全新的思维方式、更大的发展机会,这是无可比拟的。”

  比雷埃夫斯,既是希腊的一个城市,也是希腊最大的港口。2008年希腊爆发经济危机,各大行业均受到很大冲击。“一开始,以为中国人会来抢我们的饭碗,实际上,他们只有7个管理人员,却给我们创造了数百个新的工作岗位。”这些年,塔索斯真切感受到了中国企业高效务实、沟通透明的东方文化和管理智慧。

  在中国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和“和谐共赢同发展”价值观影响下,中希员工共同努力,比雷埃夫斯港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集装箱码头之一。

  (本报记者邢雪、张梦旭)

  版式设计:蔡华伟

        编辑:李悦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