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的塞罕坝借文明之风续写新传奇

21.11.2017  18:03

  11月下旬的塞罕坝,最低气温已接近零下30摄氏度,6级的风不时打到人的脸上,但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单位的消息让人们心中充满了温暖。

  “种下一棵树就是种下绿色希望,守好一棵树就是让希望茁壮成长。”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场长刘海莹说。经过3代人55年的努力,曾经“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塞罕坝已经变成百万亩林海。现在,塞罕坝人在继续种好树、守好树的同时要积极走出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三代人艰苦创业 筑牢生态屏障

  塞罕坝机械林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场现有职工1965人,总经营面积140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12万亩,森林覆盖率80%,林木总蓄积量1012万立方米。

  然而,树——这种在塞罕坝看似最不缺乏的东西也曾是最缺少的东西。

  清朝晚期,为弥补国库空虚,树木被大肆砍伐,原始森林逐步退化成荒原沙地。往北是茫茫大漠,往南是京畿重地,西伯利亚寒风长驱直入,内蒙古高原流沙大举南进。北京被几大风沙区包围,来自不同方向的“灌沙”让首都上空常常灰黄一片。

  1962年,369名林场创业者从大江南北毅然走上塞北高原,这支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队伍,斗天寒、防风沙、吃莜面、喝雪水、住马架、睡地窖,目睹了自己种植的树木不到8%的成活率,经历了刚建好的小片林海先后遭受雨凇灾害、干旱灾害,无一树木成活的困境。塞罕坝人面对困难一次次从头再来,仅仅用了20年就造林96万亩,一道坚实的生态屏障拔地而起。

  之后,第二代、第三代塞罕坝人在继承前辈传统基础上,向更干旱区域、更高海拔地区发起挑战,通过科学研究、借助外脑等突破了多品种种植、病虫害防治等难题,并承担了包括鸟类问题研究等多个科研课题,在新的时代继续艰苦创业。

  现在的塞罕坝,每年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超过了120亿元。刘海莹说,从卫星云图上看塞罕坝112万亩人工防护林,就像一只展开双翅的雄鹰,扼守在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守卫着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

   不图赚更多的钱 只求绿色发展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从2012年开始,林场在经营方面“自断一臂”,要将以往每年的正常木材砍伐量从15万立方米调减至9.4万立方米。木材产业收入占营林收入的比重从66.3%降到40%。

  红线之下,倒逼塞罕坝人开辟了新天地。同样的树,卖苗木比卖木材更值钱。几年时间,近10万亩绿化苗木基地悄然成型,1800余万株树苗可供商业销售,每年给林场稳定带来近千万元收入。

  同时,塞罕坝还发展起了旅游业。2016年仅国家森林公园就接待旅游者50万人次,门票收入4400多万元。但按照规划,塞罕坝本可承受100万人次接待量,让旅游收入翻番是非常容易的事,他们却决定严格控制入园人数、控制入园时间、控制开发区域、控制占林面积。

  塞罕坝一位工作人员称,过多游客的进入会产生更多垃圾,这对塞罕坝的生态建设是一种挑战,因此林场在号召大家文明旅游的同时,多年没有新批过旅游项目用地,也没有增加过酒店床位等。

  一番转变后,塞罕坝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林场获得了持续快速发展,不少职工的年收入也接近10万元,年底还会有一些绩效奖金。

   弘扬塞罕坝精神 播撒文明成果

  塞罕坝最近成立了多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下基层开展护林防火、林业生产等各种志愿服务活动,旅游旺季还到各个主要路口和街区协助维护交通秩序。不少塞罕坝员工表示,之前承德人民在他们最困难时给了太多无私的帮助,现在要利用创造出的文明成果回馈承德人民、河北人民、全国人民。

  “文明单位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现在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毕竟时代在发展,我们对自身要求必须不断提高。”刘海莹说,“同时还要把塞罕坝精神传承好、发扬好,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第三代务林人于士涛称,创建全国文明单位成功的消息对自己是一种激励,今后会更加努力,以优秀前辈的事迹为榜样,大力发扬塞罕坝精神,不断扩大造林绿化成果,提高林分质量,让塞罕坝林海发挥出最大的生态作用,为塞罕坝周边及其它地区的生态建设贡献力量。新华社记者赵鸿宇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