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史上有青岛印迹
摘 要:为什么将“中国航天日”选在4月24日?这要追溯到47年前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升空。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奏响了中国人探索宇宙的华美乐章。弹指一挥间,中国航天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巨变:从“两弹一星”建功到航天神剑惊艳亮相“9・3”阅兵,从航天员成功往返太空到“嫦娥”探月传回五星红旗的图像,从一枚枚火龙拔地而起、直上云天,到航天技术一次次摘得国家科学进步特等奖的桂冠
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自今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首个中国航天日将以“航天梦,中国梦”为主题。今年又恰逢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60年来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了沧海桑田般的巨大进步。60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航天人,在复杂艰难的情境下,在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航天丰碑。而在这些丰功伟绩的背后,有着像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副总工程师王福通这样的青岛校友,有着像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青岛分所这样的驻青科研院所,也有着像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孙辉先这样的青岛人,他们在中国航天史上留下了青岛印迹。
戈壁滩上演绎33载航天情
王福通现任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副总工程师,他15岁考入青岛科技大学,1982年7月大学毕业。当年青岛科技大学自动化及仪表专业本科毕业生中只有一个当兵的名额,成绩优异的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并脱颖而出,19岁的他从此扎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58年10月,地处西部大漠,海拔1000米,年平均气温10.3℃,严寒季节长达6个月,最低气温-28.7℃;夏季炎热,最高气温达到42.4℃;常年干燥少雨,风沙不断。也是因此,一般人初来乍到都会因不太适应而流鼻血,王福通经过近两个月才适应了这里的环境。33年过去了,与王福通一起分配来的大学毕业生,由当年的150多人到如今只剩下几个人,其中除了一部分人是正常工作调动或转业之外,很多人是由于承受不了那儿的艰苦,主动提出离开的,而王福通坚持了下来并逐步从基层走上了领导岗位。
加注燃料时呼吸道严重灼伤
“既然从事了航天事业,我就没有打算离开这里。”王福通说,他在这个高风险的尖端科技领域,迎接着包括神舟飞船在内的一次又一次发射考验。1992年10月初,王福通在为搭载卫星加注发射燃料的过程中,加注管道阀门出现故障,燃料突然喷了出来。当时加注的氧化剂是有毒的四氧化二氮,工作人员都穿着防护服,在正常情况下只要出去冲洗一下问题也不大。但为了不耽误正常发射,王福通带头冒险继续抢修。“红棕色的气体很快扩散开来,我虽然穿着防护服,但还是吸入了大量的有毒气体。”王福通回忆说。经过一整晚的抢修,故障排除了,他却倒下了,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由于吸入有毒气体过多,接下来两天的时间,他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之后的检查结果是肺水肿、呼吸道发炎,在医院住了一个星期。谈到未来,王福通说:“只要不倒下、不退休,我将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在这儿继续奋斗。”
他助航天员触摸太空
众所周知,航天员出舱要依靠舱外航天服提供生命保障,而航天员出舱要用手来完成行走和各种操作,这些动作主要依靠手套上的橡胶产品才能实现。常大勇是航天服橡胶系列产品研发项目的负责人,沈阳橡胶研究设计院副总工程师,由他主持成功研制的“神七”宇航员舱外航天服橡胶系列产品,填补了国家空白、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特别是其中的 “橡胶指套和掌面隔热垫”,为我国航天员第一次出舱太空行走做出了主要贡献。
1979年,19岁的常大勇从丹东鸭绿江畔来到青岛科技大学就读橡胶工业专业;1983年毕业后他便开始从事军工特种橡胶制品研究设计工作。他先后负责、主持完成了30余项不同级别科研项目的研制任务,其中为“神舟”系列项目“神五”、“神六”、“神七”、“神九”、“神十”成功研制的橡胶材料是他最引以为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