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困局”知多少?
◆不是“重点项目”,很难拿到用地指标◆贷多少款,就需要对外提供多少担保◆“找不着门”“找不到人”仍然存在
中小企业量的欠缺、质的差距,是目前我省与江浙等省份在民营经济发展上的显著短板,如何补齐、从何发力,《关于加快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做了明确的指引及任务分解,各部门、各市的贯彻意见和细化措施开始陆续推出,而企业关心的,则是目前发展中各项难题能否有效缓解。日前,省中小企业局细化推出33条措施,以图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力促民营经济发展,瞄准的正是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以集聚效应解决个体之困
去年投资1500多万元,打算新上苏打水项目的山东财源宝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吉贵,现在最愁的是土地问题,“用地申请太难审批了。”无奈之下,他只能在现有土地范围内研究对策,看能否实现立体发展。
“现在,土地都是跟着项目走,列入市里重点项目的才能有土地,单个中小微企业的用地需求很难纳入视野。”淄博市中小企业局局长李明涛说,“将相关项目打包争取整体纳入重点项目范畴可能是条出路。”
不止是土地问题。形成集聚效应,实现集群发展,应是解决目前很多单个企业难以实现突破的有效途径,比如品牌的包装塑造,市场的抱团开拓,技术中心的共建共享等。拥有液压升降机械产业集群的济阳县,在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上,就实现了“同一平台”发展,对县内的液压升降机相关企业,实现统一信息交流、统一融资授信、统一网上销售、统一原料采购、统一区域品牌、统一售后服务及统一技术研发。
为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集约集聚发展,下一步,我省将着力增强集群的协作配套和聚集创新能力。以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为依托,吸引产业集群关联配套企业向园区聚集。围绕集群产业链的短板、配套中的缺项、深加工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填平补齐,横向加宽、纵向拉长,提高专业化分工和协作配套能力,促进产业链延伸加宽。据省中小企业局政策调研处副处长刘会友介绍,争取到2017年年底,我省将培育各类营业收入过100亿元产业集群200个以上、营业收入过500亿元的20个以上、营业收入过千亿元的2个以上。
以政府出资谋解担保之困
提起担保公司,中小企业可谓“又爱又恨”。走担保公司,便意味着融资路上多一道手续,使本就高企的融资成本又添一层;不走担保公司,则可能压根儿就融不到资。
“为规避风险,银行要求找担保公司,但担保公司也要控制风险、追求利润,除收取担保费外还要留存一定比例保证金。”山东腾工轴承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彦章说。
建立政府背景的、维持微利状态的担保机构,似乎是一条出路。此次,省中小企业局出台的《意见》提出,将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鼓励发展政府财政出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争取每个县(市、区)都有一家过亿元的财政出资或参股的担保机构。
临清市中小企业局局长张新杰同时是当地政府出资成立的担保机构的董事,据他介绍,其担保费用成本起码能比其他担保机构低一半,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上效果明显,但现存的主要问题是为了严控风险,对企业会设置多项条件,导致受益面仍偏窄。
临清当地的一家小企业负责人直言:“民间担保公司成本太高,政府出资担保机构门槛太高,所以实际上90%的散户还是选择多户联保的方式。”企业融资互保联保的初衷是互相约束、放大信用,发挥正效应,但这种正效应正逐步演变为负效应。不少企业表示,贷多少款,就需要对外提供多少担保。滨州市有13家企业,实际贷款5.22亿元,对外担保高达7.11亿元,联合体贷款风险迅速扩大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在我省也已并不鲜见。
按照《意见》规划,到2017年年底,全省中小微企业担保规模将力争达到1500亿元以上,但是,当前来看,首先还需探讨如何解决好风险控制与门槛之间的矛盾问题。
服务平台,
硬件之外关键在“服务”
随着9月3日济宁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正式启用,除德州外,我省已有16市建成运营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同时,全省一半以上的县市区都自主或联合建设了综合服务窗口平台。截至目前,我省共建立各类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1638个。
服务,是当前很多政府部门对自己的定位。“我们要破除分财分物才是服务,评比达标才是管理的旧意识,把为中小企业提供现代优质服务作为我们改进工作的目标和方向。”省中小企业局局长王兆春说。
据了解,在全省构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体系是自2011年以来省中小企业局主抓的一项重点工程,截至目前,列入国家工信部重点建设项目的省平台、16个市级综合窗口平台和20个产业集群窗口平台已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投资1.9亿元,完成建设和改造服务场地面积7.1万平米。
去政府部门办事,“找不着门”和“找不到人”是中小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建立一套中小企业找得着、用得起、可依靠、有保证的实体和网络服务平台是目前各市及县市区的目标。在新启用的济宁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记者看到该服务中心共四层,既有管理咨询、法律服务、专利代理、投资融资等服务窗口,又有进驻服务机构的办公室、商谈会议室等,设施很是完备,但是,这些毕竟只是硬件支撑,关键还是要看服务能否真正契合中小企业的需求,避免楼建起来了,人吸引不来的尴尬。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大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