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林天合:躬耕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沃土上
生态是基础,民生是根本。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关键是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林业改革发展面临着重大机遇和挑战,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是林业发展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都对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提高森林经营水平、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进程以及提高林产品竞争能力、促进国际贸易和市场准入,国家林业局于2001年成立了中国森林认证领导小组,并在科技发展中心下成立了森林认证处,标志着我国正式启动森林认证体系建设工作,2008年国家林业局与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中国森林认证工作的意见》,2009年初国家认监委发布《中国森林认证实施规则(试行)》,年末正式批准成立我国首家森林认证机构——中林天合 (北京)森林认证中心(以下简称中林天合),随即启动中国森林认证试点,2012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中国森林认证国家标准,中国森林认证管理委员会(CFCC)适时地启动了与PEFC(森林认证体系认可计划)国际互认工作。目前,我国的森林认证工作在各方的关注指导下快速发展。
关怀篇
中林天合自成立以来,受到了国家林业局党组和国家认监委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依据国家认监委、国家林业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森林认证工作的意见》精神,国家林业局积极推进森林认证试点工作,并抓紧建立完善和组织实施统一的森林认证制度。2010年国家林业局发布了《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推进森林认证工作的指导意见》,确定了森林认证工作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在国有林区试行森林认证制度,在集体林区开展森林认证试点,引导主要外向型林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开展产销监管链认证,探索扩大认证类别和范围,初步建立国家森林认证体系并实现国际互认;到2020年鼓励国有林区和集体林区积极开展森林经营认证,引导主要林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开展产销监管链认证,进一步扩大认证类别和范围,形成比较成熟的森林认证市场,完善国家森林认证体系并扩大国际互认范围,提高森林可持续经营水平。
《意见》确定了森林认证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选择符合条件的森林经营单位和林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开展森林认证试点;完善认证标准和技术规范;推动国家森林认证体系国际互认进程;探索碳汇林、竹林、非木质林产品、森林生态环境服务和生产经营性珍贵稀有濒危物种等认证;培育认证市场,推动森林认证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加强能力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推动绿色生产与消费。
此外,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通知》精神,推动中国森林认证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林下经济作物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促进其规范化建设,助力于推进林下经济作物品牌建设和加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中国森林认证管委会组织编制了《非木质林产品(林下经济作物)认证标准》等行业标准,中林天合积极组织试点实施,以实际行动落实“要引导农民开展森林产品、林下经济产品认证,绿色、有机、无公害、地理标志产品的‘三品一标’建设,推进品牌建设”的要求。
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王伟在谈到推进我国森林认证工作时指出:森林认证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增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提高林业产业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科学规划,规范管理,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建设既符合国情林情又与国际接轨的国家森林认证体系,促进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开展森林认证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政府指导、社会监督;市场驱动、企业自愿;统一管理、分类实施;先行试点、稳步推进。
国家林业局农村林业改革发展司司长、中林天合森林认证中心管理委员会主任张蕾在指导中林天合开展森林认证工作时强调:目前中林天合要抓住“三个转变”,即要逐步由“木质产品认证为主向木质和非木质产品认证相结合”、“由国有林认证为主向国有和非国有相结合”和“由认证工作为主向认证工作和制定标准相结合”的转变。张蕾司长同时指出:森林认证前景广阔,中林天合应该大有作为,要体现“管用”两个字,认证要有公信力、可信度,要积极推进认证的国际化、市场化、本土化,最终要达到能在国际上通用。要做有特色的认证,在森林认证的框架下开展有特色的认证项目,要以市场为基础,靠机制来推进,不断创新。
国家林业局林改司巡视员安丰杰在“森林生态产品与森林认证”论坛上发言时也建议,我国森林认证要从五大转变、六大工作来展开。在管理上的五大转变:实施森林认证制度,一是有利于实现森林资源由政府直接管理向政府和社会共同监督管理转变;二是实现森林经营由注重效益向生态、社会、经济综合效益均衡发展转变;三是实现林木采伐由限额管理向森林经营方案管理转变;四是实现经过认证的木材运输由许可证管理向认证标识管理转变;五是实现林产品利用由过度消费向绿色消费转变。以《中国森林认证 森林经营》和《中国森林认证 产销监管链》两项国家标准发布实施为契机,推进森林认证扩展延伸六大工作,即:非木质林产品认证(林下经济产品)、竹林经营认证、人工林经营认证、碳汇林认证、生产经营性珍贵濒危稀有物种(野生动物植物)认证、森林生态环境服务认证等。
发展篇
中林天合作为中国认证认可协会(CCAA)的理事单位,是国家林业局筹建、由国家认监委批准成立的我国首家森林认证机构,也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家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机构认可证书的单位,目前主要从事中国森林认证-森林经营(FM)、中国森林认证-产销监管链 (CoC)业务。
为确保认证机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中林天合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规范化运行体系,包括管理制度、认证、技术规范、质量手册、程序性文件、作业指导书和其他规章制度,组织编制了《森林认证指南》、《审核员培训教材》及审核记录、技能评价支持性文件、技术资料,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林情,独具特色的森林认证实施模式和认证机构经营运行机制。
机构建设
中林天合作为国内首家森林认证机构,始终将机构建设作为核心工作不断推进,经过四年来的实际运行,内部经营和质量管理机制日臻完善,认证项目受理评估和审核程序逐渐规范科学。
2013年7月3日,中林天合在北京召开第二次由政府监管方、认证方和专家等组成的管委会会议,会议听取了中林天合开展森林认证的工作情况汇报、讨论修订了管委会章程并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的管委会组成人员。代表们认为,结合森林认证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尤其是我国林业产权改革深化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认证机构更应转变观念制定相应的对策,以适应新形势下林业产业的发展要求;要主动拓宽森林认证产品领域,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要明确发展思路,立足国情、顺势而为,培育市场、服务企业,逐步建立起稳定的认证客户网络体系。
人员储备
作为本土森林认证的“领头羊”,中林天合注重机构运行的示范作用,先后举办了四期森林认证审核员培训班,培训专业技术骨干达200余人。目前,中林天合拥有一支涵盖多省(区)、多专业、由高素质林业专门人才组成的我国第一代森林认证审核员队伍,为中国森林认证体系的推进做好了人才培养和技术储备。
为了认真组织学习新发布的森林认证国家标准,中林天合、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于2013年7月在北京成功举办森林认证审核员培训班,以新发布的两个国家森林认证标准解读及认证认可基本知识、森林认证基本理论及认证审核现场操作为主要内容,详解了中国认证认可、中国森林认证的相关政策、法规、标准。培训结束后,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主持进行了森林认证审核员资质考试,中林天合将根据审核员确认方案规定及扩大审核员队伍需求,在参加考试合格的学员中选择部分适宜人员聘用为专、兼职审核员,稳妥地加强审核员队伍建设。
业务拓展
中林天合自成立以来,本着“科学公正、严谨求实、规范高效”的原则,将“传递信用、服务发展”作为根基,积极开展国家林业局森林认证试点任务,截止2013年底,共承揽森林认证项目32个,已实施森林经营认证面积216万公顷,已发放认证证书23个。目前,中林天合正在全力以赴,配合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开展和推进林下经济作物(非木质林产品)认证的试点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4月,经中国森林认证管理委员会授权,中林天合在严格审核的基础上,向江西省靖安县花桥民营林场发放了森林经营证书,这是我国首家集体林场通过中国森林认证。花桥民营林场是我国确定的第一家集体林森林认证的试点单位,通过森林认证,建立和完善了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由此也较好的实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同步发展的经营目标,为靖安县打造生态林业、民生林业起到典型示范作用,也为中国森林认证体系的推进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花桥民营林场森林认证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非木质林产品(林下经济作物)试点
为加快全面推进中国森林认证体系的建设进程,中林天合受中国森林认证管理委员会(CFCC)暨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授权和委托,全面承担对新编制的CFCC非木质林产品认证标准(草案)及非木质林产品认证审核导则验证审核试点任务。
中林天合组织技术人员认真编制了审核试点方案,抽调骨干审核员组成试点审核组,依照《中国森林认证实施规则》(试行)编制审核计划,做好相应的审核试点规划和具体人员分工,并于2013年9月、l0月分别对试点企业“龙江森工集团迎春林业局、柴河林业局”开展森林经营认证预评估及非木质林产品认证标准审核试点。目前,在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及地方林业部门领导的关心指导下,迎春林业局和柴河林业局的“非木”试点认证工作已依照程序顺利完成主审核。中林天合已向通过审核的企业颁发了认证证书,同时在授权范围内,同意获证企业及其认证产品申请使用CFCC认证标识。标志着我国的非木质林产品将首次以“贴标”的形式进入市场,由此也将为打造林业产业“品牌产品”奠定基础。
对外推广
在推进本土森林认证工作的同时,中林天合积极参与2013年11月在北京举办的“2013年首届中国森林生态产品成果展”,展会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参展,汇集了众多优质的森林生态产品。作为本次活动的协办及参展方,中林天合于11月25日在展会论坛区成功举办了森林生态产品与森林认证论坛,旨在向社会宣传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推动森林认证、倡导优先选择森林生态产品和经过认证的产品,由此得到了良好的市场成效和诸多媒体的关注。
中林天合把此次展会作为普及和推广森林认证的重要窗口,利用展会提供的机会和平台,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向参展企业及个人推介中国森林认证和中林天合认证实践,最大限度的宣传森林认证,引导更多林业企业参与到森林认证工作中来,与中林天合携手并进,共同推进我国森林认证事业的全面发展。
展望篇
林业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近年来,我国加快现代林业建设进程,把改善生态和改善民生作为林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和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主攻方向,把现代林业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动实践。森林认证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日益瞩目。
展望未来,首先中林天合将继续加强与林业领域的业务协作、稳定森林认证的发展基础。目前中林天合除了继续拓展森林经营、产销监管链认证以及林下经济作物认证(非本质林产品)和森林生态服务认证试点等主体业务外,还承接了包括国家林业局林改司委托的《森林认证 林下经济产品现场审核作业指导书》、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委托的“林业产业重大问题调研”、“林业产业特色区域评定”等符合性标准审核评定或编辑等工作,今后将会继续利用中林天合独立第三方特性和规范严谨的审核程序等机制优势,在更广泛的平台上为林业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全方位技术保障服务;其次,继续维护和巩固与现有客户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自身的创新发展,在认证机构职能范围内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同时也积极为国家林业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导向提供系统科学的基础数据;再次,积极拓展业务范畴,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与相关业务部门签订合作协议,为促使中国森林认证体系尽快统领国内认证市场奠定基础;最后,统筹机构发展规划,进一步开展卓有成效的各类宣传推介活动,通过各类媒体、网站、研讨会、展览会、发布会、论坛、专家专场会及产品推介会等多种形式,积极推广本土森林认证产品,为走出一条符合中国林业特色的“森林认证之路”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林天合独立运行的四年也是中国森林认证体系形成的重要时期,中林天合参与了中国森林认证发展和重要政策制度标准形成的全过程。中林天合集聚了一批熟悉中国认证认可政策、规程和森林认证规则、标准的专家。承担了推进中国森林认证实际操作的各类试点任务及规则、标准测试评估任务,通过实践培养锻炼了国内第一代森林认证审核专门人材。通过机构运行和认证实践,摸索了一套符合国情林情的管理运行机制和审核作业指导性文件。这些都是中林天合独有的财富,在未来推动中国森林认证全面发展,完善中国森林认证体系建设及规范中国森林认证市场监管过程中,中林天合的作用无可替代。正因为如此,增强历史责任感至关重要,中林天合将始终在加强自身建设上狠下工夫、练真功出实效,在管理水平、业务水平、市场运作水平上做好排头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确保中林天合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
推进中国森林认证任重道远, 还将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但有国家林业局、国家认监委等部门领导的坚定支持,中国森林认证事业一定会快速前进。中林天合全体员工也将会不辱使命、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坚守奋起,为实现国人向往的持续良好生态环境、健康安全森林产品的中国梦,尽到应尽的一份责任。
链接:
中林天合(北京)森林认证中心,是国家林业局筹建、由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的我国首家森林认证机构,已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机构认可证书,从事中国森林认证-森林经营(FM)、中国森林认证-产销监管链(CoC)业务,是我国目前唯一具有完全资质的森林认证机构。
目前,中林天合共有专职、兼职审核员62名,其中高级审核员10名(包括专职14名,兼职48名)。为加快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经国家林业局授权,中林天合承担非木质林产品认证(林下经济作物认证)等新标准测试与试点任务。随着国家相关认证标准的发布,作为目前国内唯一经CNAS认可的合法森林认证机构,中林天合可扩展并承担包括竹林经营认证、人工林经营认证、森林生态环境服务认证、生产经营性珍贵稀有濒危物种认证、碳汇林认证(碳中和认证)等认证新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