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西文明交汇视域下重审“疍民”研究
“疍民文化研讨会”现场。本网记者 武勇/摄
中山市坦洲镇“疍民文化研究基地”揭牌。本网记者 武勇/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记者 武勇)9月24日,2016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疍民文化研讨会”在广东省中山市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东省疍民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来自上海、武汉、广州等多地的学者共同探讨当下疍民研究的深化与拓展以及疍民文化的保护传承问题。
疍民研究仍有需进一步深入
“疍民”,又被称为水上人,是广泛分布在我国广东、广西、海南沿海及各大水系。水上生计是疍家人适应江河湖海的自然环境所发展出来的一种生存智慧。中山市社科联主席胡波指出,明清时期沿海地区的疍民,虽然仍然以捕捞为主,但因得天时地利和自身的特长,较早的参与了中外贸易和鸦片走私活动,甚至成为早期海上运输和贸易的主力军。胡波指出,尽管他们最初参与动机带有强烈的谋生和逐利倾向,但在长期海上贸易和中外文化交流中,充当了明清时期中国走向世界和世界走向中国的中间人。中山大学司徒尚纪教授指出,岭南地区疍民亦盗亦商的情况十分常见,疍民作为水上族群,与海洋、河道有密切关系。疍民研究应从海洋文明与陆地文明互动历史,从疍民对环境适应的这一视角来研究其形成的根源,仍然有很大的可供研究的空间。
对于疍民文化的保护传承问题,广东省疍民文化研究会会长陈光良带领团队在东莞、中山等地做了疍民文化保护情况的调查。他指出,目前在疍民文化保护过程中政府往往重申报、轻保护,而在原始文献与文物的搜集也比较困难,在传承人认定过程中存在排斥他者的现象。他提出应当在非遗传承人中设立退出和激励机制,加大对疍民文化的政策保护力度,重视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同时,运用新技术手段参与到文化保护和宣传的行列中。
亟需对当代疍民生存状态做深入调查
新时期以来,随着地方文化的复兴,学界对疍民研究有所增加。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青年学者邱运胜指出,总体上看,近年来多数研究集中于历史上的疍民问题或族群互动,田野个案的考察则不甚多见。比如,伍瑞麟、陈序经先生1930年代所做的佛山三水区的调查,目前已经发生急剧的变迁,从事水上作业的疍民已经不多,疍民的变迁是珠江三角洲地方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适时对疍民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和以各种途径加以保护,探索疍民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广东省社科联专职副主席林有能说,现在有不少文章关注当代疍民文化保护的文章,但是都集中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其他如疍民的生存方式、风俗信仰等方面的内容则缺乏深入调查研究,随着时代的变迁,疍民文化已经在逐渐消逝,亟需进行细致的“抢救性”调查。
重视疍民研究的时间空间问题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吴建新指出,疍民文化研究应重视学术史的重新梳理,重视疍民文化研究的空间和时间问题,因为疍民是一个流动的族群,其名称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具体的研究需要在时间空间上加以界定,才能找到新的研究理路。当前,有关疍民的相关资料仍有挖掘的潜力,通过文献和实地调查挖掘系统文献,同时也要注意研究视角、方法论的运用与坚持正确的历史观。
在研讨会召开前日,主办方还在中山市坦洲镇举行了“疍民文化研究基地”揭牌仪式。